4月25日,正值2025年公共圖書館服務宣傳周,揚州市少兒圖書館與市國畫院聯袂打造的“知藏于時——二十四節氣主題沉浸式藝術展”正式啟幕。
為全方位展現二十四節氣“可觀、可聽、可觸、可感、可思”的千年智慧,展覽以節氣為脈絡,精選96種主題圖書,并展出國畫院畫家創作的40幅丹青墨韻,以及閱讀推廣人錄制的24部節氣音頻作品作為音頻導覽。置身于春生夏長的詩意展廳,觀展者了解節氣習俗,洞悉循時矩行的學問,本身亦化為一道別致的風景,使得這場展現時序之美的展覽,更突出了人文之韻。
9點30分,在《二十四節氣》光影交織的氛圍中,揚州市少兒圖書館館長臧波發表致辭,他詳細介紹了“知藏于時”展覽通過重構節氣美學、重構認知維度、重構傳承范式“三重構”所蘊含的深遠意義與獨特價值。隨后,市少兒圖書館館長臧波,市國畫院院長徐震,市少兒圖書館副館長張文君,市國畫院副院長李云飛,共同為“知藏于時——二十四節氣主題沉浸式藝術展”剪彩啟幕。印有“知藏于時”字樣的水紋綢緞被用于剪彩,這一充滿符號意義的儀式,巧妙呼應了古人“以剪裁四季,以綢載文明”的深遠寓意,象征著文化傳承從傳統閱讀向現代表達的嶄新跨越。
展廳內,5位畫家與10名兒童在六尺宣紙上共繪《四時》,羊毫與稚筆同揮,墨色濃淡間流淌著代際相承的文化溫情。同步進行的“漢服詩禮”活動,邗江區實驗學校雙橋分校的30個孩子們身著漢服,吟誦《村居》,在春芳吐蕊的布景中習揖禮,再現“稚子吟詩聲清脆,唐風宋韻滿心間”的詩意棲居。緊接著,館員詳細講解了每個節氣的物候特征,帶領嘉賓們細品自然的韻律密碼,民俗文化的智慧魅力。
此場展覽將持續至7月20日(初伏),其間“知藏于時”立體手工畫作等活動將陸續展開。正如展覽前言所寫“二十四節氣,這首中華大地的時序頌歌,是人類活態傳承的文化瑰寶。終日乾乾,你我與時偕行,趣時變通。”當節氣智慧躍然絹帛,當孩童在書香墨韻里觸摸節氣脈搏,文化傳承便完成了從“沉睡的文化”到“生長中生命體”的蛻變,這場時空交疊的文化敘事,這場以美育叩啟的文化傳承,正為書香揚州撒下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種。
來源 | 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編輯 |羅莉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