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記者從國家原子能機構獲悉,在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和平利用核技術論壇上,我國與沙特核與輻射監管委員會簽署了《核能發展安全與安保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通過組織人員科訪、培訓和技術援助,成立聯合工作組等形式,在核安全、核安保、核不擴散、核應急等領域加強合作。近年來,我國在核能、核技術應用等方面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緊密。
據悉,由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辦的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和平利用核技術論壇近日在四川成都召開。論壇設置開幕式、國別報告、專題論壇等3個主要環節。來自沙特、阿聯酋、科威特、卡塔爾、巴林、阿曼6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及巴基斯坦等周邊國家代表參會。論壇期間,與會各國政府部門、核產業界、核科技界代表及專家學者圍繞共建“核美家園”主題,就各國核能與核技術產業、科技發展現實需求和未來展望,共話機遇、共應挑戰、共促合作、共謀發展。
核電站(資料圖)
中沙核能合作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17年,中國核建與沙特能源城便啟動高溫氣冷堆聯合可行性研究,計劃利用第四代核電技術為沙特提供電力、海水淡化及工業蒸汽等多用途能源解決方案。至2020年,雙方進一步簽署《沙特高溫氣冷堆項目合作諒解備忘錄》,明確將中國自主研發的高溫氣冷堆技術作為沙特核電建設的重要選項。這一技術路徑的選擇背后,是沙特能源轉型的迫切需求。沙特計劃在2030年前新建16座核電站,總投資規模達1000億美元。
眼見伊朗已經被美國牽制住,沙特就必須站出來,因此中國與沙特簽署該備忘錄從某種方面來說是讓沙特在遵循國際原子能機構框架的前提下,擁有民用核技術和核設施。在未來的十幾年中,中國會幫助沙特阿拉伯修建核電站。這不僅能夠幫助沙特解決未來的能源問題,還將幫助沙特解決恐怖主義威脅等問題。要知道,在這之前,沙特曾尋求過與美國的合作,但是美國要求沙特簽署限制鈾濃縮的“123協議”,作為合作前提,但沙特拒絕放棄鈾濃縮權利。
沙特王儲(資料圖)
大家應該都知道,現在全球都在大力推進能源轉型,沙特作為傳統的石油大國自然也不例外,他們迫切地想要減少對石油的依賴。而中國自主研發的 “華龍一號” 等一系列先進核電技術,就像一把關鍵鑰匙,為沙特 “2030 愿景” 中的經濟多元化戰略,打開了新的發展道路。依據這份諒解備忘錄,后續雙方將展開緊密的人員互訪交流。中國核能領域的頂尖專家、技術骨干將奔赴沙特,帶去前沿的技術理念與豐富的實踐經驗。
從電動車充電樁到核電站安全閥,從沙漠煉油廠到氫能試驗場,中沙合作正在改寫能源規則。沙特用油田換技術,中國以制造換市場,這種互補性合作讓雙方在能源轉型中搶占先機。當傳統石油大國擁抱新能源,當基建狂魔遇上沙漠土豪,這場跨越八千公里的握手,或許正是全球能源未來的風向標。
沙特領導人(資料圖)
從地緣政治角度看,這一合作有助于中東地區穩定。長期以來,中東地區局勢復雜,能源安全與地緣政治緊密相連。沙特發展核能,能夠減少對傳統石油能源依賴,增強能源獨立性。中國參與沙特核能建設,以和平利用核能為宗旨,秉持公平、公正、透明原則,為地區能源合作樹立典范,也為地區穩定注入正能量。
在此背景下,美國坐不住了。據環球網援引美國“政治新聞網”、俄羅斯塔斯社報道,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當地時間22日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將于5月13日至16日訪問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阿聯酋這三個中東國家。今年1月20日就任總統后,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他可能會像2017年一樣,選擇沙特作為首個出訪目的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