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據環球時報報道,路透社/益普索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公眾支持率跌至他重返白宮以來的最低水平。在為期六天的民調中,僅有約42%的受訪者認可特朗普總統的表現,低于三周前路透社/益普索民調的43%支持率,也低于特朗普1月就職典禮后幾小時內的47%支持率。此外,約59%的受訪者表示,美國正在喪失其在全球舞臺上的信譽。還有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表示,特朗普不應該競選其第三任期。
白宮(資料圖)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4月公布的全美經濟調查顯示,特朗普在經濟問題上的支持率創下其總統生涯新低,43%表示支持,55%表示反對,49%的受訪者認為美國未來一年的經濟將惡化。皮尤研究中心的報告稱,59%的受訪者表示不贊成提高關稅,39%的受訪者表示支持。這在黨派之間造成了嚴重分歧,70%的共和黨人表示支持,90%的民主黨人表示反對。CNBC 報道稱,49%的受訪者不贊成全面征收關稅,“大多數人認為這對美國工人、通貨膨脹和整體經濟不利”。
特朗普發起關稅戰的目的有很多個,包括推動制造業回流、減少美國與別國的貿易逆差、從貿易伙伴那占更多便宜,以及找機會強化白宮對美聯儲的控制。但截至目前,這些目標一個都沒實現,特朗普的內政外交策略碰了一鼻子灰。當然,最讓特朗普頭疼的,還是美國后院不斷起火。當下,民主黨人、部分共和黨參議員、加州等民主黨州還有美國選民,都在施壓特朗普,以尋求讓特朗普停止關稅戰。按照這個跡象,如果特朗普無力扭轉局勢,最終等待他的必然是被逼宮。稍有不慎,特朗普就會被彈劾,甚至是被迫下臺。
第二件事,據環球時報報道,羅馬教皇方濟各21日去世,享年88歲。對于上述消息,在4月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回應記者相關提問時表示,中方對方濟各教皇去世表示哀悼。近年來,中國和梵蒂岡保持建設性接觸,開展了有益的交往,中方愿同梵方共同努力,推動中梵關系持續改善。
方濟各(資料圖)
在擔任教皇期間,他還推出了許多改革措施,比如推動梵蒂岡和中國簽署《梵中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長期以來,羅馬教廷堅持世界各地的天主教神職人員都應該由教皇任命,但中方拒絕梵蒂岡借教宗的名義介入中國內部事務,一直都是自行任命,中梵關系也因此陷入緊張。關鍵時刻,是方濟各推動中梵簽署了突破性的主教任命協議, 自2018年起,允許雙方協商任命主教,這才彌合了中梵之間的裂隙,為雙邊關系的緩和奠定了基礎,也開啟了后續的建設性接觸。
第三件事,據環球時報報道,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帕哈爾加姆鎮發生針對游客的槍擊事件造成20多人死亡后,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印度得到美國的全力支持。特朗普在“真實社交”網站上表示:“克什米爾傳來令人深感不安的消息。美國堅定地與印度站在一起,共同打擊恐怖主義。我們為遇難者的靈魂祈禱,也為傷者早日康復祈禱。我們全力支持莫迪總理和偉大的印度人民,并向他們致以最深切的同情。” 報道稱,印度總理莫迪中斷了沙特阿拉伯之行返回國內,他批判這一“令人發指的行徑”。
印度總理(資料圖)
諷刺的是,就在襲擊前一天,美國副總統萬斯剛剛在新德里與莫迪簽署了一份規模不小的貿易協議,雙方高調宣稱要“共同對抗中國”。萬斯此行名義上是“家庭旅行”,實則是精心策劃的政治秀,意在鞏固美印同盟,聯手制衡中國,協議墨跡未干,印度便迅速對中國鋼鐵加征關稅,公開向美國表了忠心。可克什米爾的槍聲無情地揭示:這份看似牢靠的美印合作,并未給印度帶來真正的安全屏障,反而可能加劇了地區本就脆弱的平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