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現在內部斗得越來越厲害,第一個被特朗普踢出去的倒霉蛋,估計就是國務卿魯比奧了。
據環球網轉引美國媒體的消息說,在特朗普的主導下,魯比奧掌管的美國國務院要進行大調整,要裁掉132個部門,差不多要砍掉700個崗位。
表面上看,這次國務院大裁員和“瘦身”好像沒直接動魯比奧本人,但其實就是讓國務院的權力變小了,魯比奧在內閣里的地位也跟著被削弱了。
有意思的是,魯比奧前一天還在網上發文,狠狠罵《紐約時報》關于國務院要大改革的新聞是假消息,結果第二天自己就不得不承認這事是真的,等于自己打自己臉。
很明顯,特朗普對國務院和魯比奧都不滿意,在他看來,國務院花錢多、辦事少,養了一堆閑人,所以要大刀闊斧地砍掉這些沒用的部門和人。
而說白了,這就是在對魯比奧動刀子,畢竟他是那里的“一把手”。
不過魯比奧到還是堅守崗位,最近更是一門心思盯著我們不放,甚至還各種抹黑、攻擊我們。
他最近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又把中國扯了進來,說什么我們現在正在搞大規模的軍事擴張等等。
而結合前面提到美國政府里的一些人事變動,不難看出來,他這可能是在特朗普面前刷存在感,想保住自己的位置。
畢竟現在這種情況下,魯比奧要想有點起色,只能繼續大喊反華了,用回到他當議員時那一套,而這對他來說算是條捷徑。
回想當初他剛被提名為國務卿的時候,風風光光的,現在卻被特朗普冷落,混得很慘,可能是內閣里最邊緣的一個人了。
要知道魯比奧當國務卿還沒滿一百天,現在卻基本上成了白宮門外漢。
其實特朗普剛上臺的時候,就明顯不太重視國務卿和國務院在外交里的作用,他更喜歡讓特使、副總統、國安顧問,甚至自己的兒子出面,去處理重要的外交事務。
魯比奧雖然以反華出名,但當了國務卿之后,存在感其實并沒有比他當議員時高多少,再加上被我們制裁后,他在國際外交舞臺上的活動空間就更小了。
不過在美國政府里,國務卿這個職位特別重要,相當于我們國家的外交部長。
按理說美國作為全球最強的國家,他們的高官應該很有文化、很有素質,這樣別的國家才會尊重美國。
但現在的特朗普政府反而反著來,不但搞孤立主義,到處挑貿易戰,還把美國國會里有名的“活寶”魯比奧任命成了國務卿,這讓全世界都很吃驚。
如今魯比奧雖然在外名聲不好,但人在白宮的工作上,倒是沒犯什么大錯,工作也還算認真。
就算特朗普不太喜歡他,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理由把他撤了,再說了就算換個人當國務卿,在現在國務院權力越來越小的情況下,也不一定比魯比奧干得更好,所以干脆就讓他先干著。
而從魯比奧這事就能看出來,美國政府里的“宮斗戲”是越來越精彩了。
馬斯克也是里面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特朗普一加高關稅,影響到馬斯克的生意,馬斯克就會去勸特朗普別這么干,但結果還是被特朗普無情地甩在一邊。
雖然現在兩個人表面上還能裝得挺和氣,但其實關系已經變得有點假,誰都不太真心,再說馬斯克當“政府效率部”領導人也是有任期的,等他卸任了,說不定兩人就徹底撇清關系了。
所以魯比奧有今天這個處境并不奇怪,他是美國的國務卿,算是正兒八經的內閣大員,但和馬斯克一樣,跟特朗普鬧矛盾的時候也沒撈到什么好處。
表面上看,特朗普還幫他們澄清一下關系沒問題,但轉頭又對魯比奧發出警告,根本沒把他們當回事。
許多人普遍認為白宮內部正陷入一片混亂,各種爭議和爭吵不斷,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總統似乎扮演了一個旁觀者的角色。
他只是站在一旁冷眼旁觀,似乎并沒有積極地介入以平息紛爭,也沒有采取措施來促進團隊的團結。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在組建自己的團隊時,有意營造了一種競爭激烈的環境,他傾向于選擇那些特別順從、性格火爆的下屬,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白宮內部的緊張氣氛。
而特朗普似乎更喜歡這種“你爭我搶”的氛圍,認為這樣可以激發團隊的活力和效率。
不過現在看來,這種內斗不僅影響了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還對團隊的整體效能造成了負面影響。
隨著接下來幾個月的推移,特朗普的團隊可能會面臨更多的混亂局面,各種麻煩和風險也將隨之增加。
這種情況不僅對白宮內部的穩定構成威脅,也可能對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