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科中國大學排名”前身是“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自2015年首次發布以來,以專業、客觀、透明的優勢贏得了高等教育領域內外的廣泛關注和認可,已經成為具有重要社會影響力和權威參考價值的中國大學排名領先品牌。每一次軟科發布榜單都會引起熱議。
最近,軟科發布了2025年中國大學排名,很多網友注意到,西安交通大學再次進入全國前十名之列。近年來,西安交大一直穩居此位,從未有所下滑。
“為什么西安交通大學,這所C9聯盟的高校,其排名總是能夠超越眾多985院校?”“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領頭羊,西安交通大學為何能長期保持在全國高校排名前十的位置?”......這些問題是小編后臺經常收到的私信。作為一所擁有百年歷史的頂尖學府,西交大一直是眾多學子的夢中情校,今天,就讓小編從深入剖析這所百年名校的實力!
西安交通大學是我國最早興辦、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也是首批進入國家“211”、“985”工程建設以及“雙一流”建設的學校。自西遷以來,一代代交大人扎根西部、服務國家,為西部發展和國家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以實際行動鑄就了西遷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西遷精神引領著西安交大培育了一批批稱得上“國之重器”的大師。
回顧西安交通大學的百年校史,“大師們”始終在西交的編年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有的是政治家、社會活動家、教育家、企業家、藝術家,有的是科學家、醫學專家,我們耳熟能詳的張元濟、蔡元培、錢學森、張光斗都是交大校友......自建校以來,被譽為“院士搖籃”的西安交大,孕育了超過200名“兩院”院士。其中,有6位榮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4位榮獲國家最高科技獎、6位被評為新中國“最美奮斗者”、2位榮獲“共和國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10位成為世界500強中國企業掌門人、5位榮獲“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自2015年以來,國家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更是達到了171人。這些杰出的人才遍布各個領域,不僅在國內享有盛譽,在國際上也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可以說,交大的發展始終與國家、時代的發展同頻,自然交大人研制的科研成果在服務國家發展的征程上也從未缺席。從“中國汽車之父”——支秉淵1942年研制中國首部汽車,到鄭南寧院士團隊攻克數字電視芯片“卡脖子”難題,再到2025年馬偉教授團隊在《自然-電子》發表可化學調控人工神經的突破性成果,這所高校始終致力于“從無到有”的原創性突破。在科研創新上不斷取得新突破,既為國家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也讓西安交大“科研高地”的稱號更擲地有聲。
科研始終離不開平臺的搭建。西安交大的科研團隊在航空航天、新能源、信息技術、生物醫學等多個領域取得的成果背后,是588人次院士、杰青等頂尖人才的智慧結晶,更是9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0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國家產教融合創新平臺、5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以及51個國家級創新團隊的強力支撐。
深厚文化底蘊、頂尖的學者、一流的科研平臺和設施是西安交通大學多年來穩居前十并在2023年獲得三大獎數量排名中,位列全國第三,僅次于清華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以及始終在各個領域名列前茅的秘訣,也是交大學子成為各個領域領軍人物的秘訣。選擇西安交大就等于擁有了一張走向行業頂尖領域的通行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