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至5月3日,國家大劇院制作的瓦格納歌劇《指環》系列第二部——《女武神》將登臺國家大劇院歌劇節·2025。目前,該劇正在國家大劇院進行緊鑼密鼓地排練。4月25日下午,媒體記者走進國家大劇院歌劇廳,近距離感受《女武神》在布景、道具、燈光、舞臺調度等方面的巧思。
當天,本劇舞美設計之一、意大利舞美設計師埃萊奧諾拉·佩羅內蒂首先向媒體介紹在后臺一側擺放著的巨型樹干木屋,“這是第一幕和第三幕的結尾處,舞臺上的重要場景。”佩羅內蒂手中拿著模型展示著樹干木屋開合移動的方式,當樹干關閉起來,從外觀上看就是一棵大樹,而打開后,里面布滿了花草,綠意盎然,充滿了生機。在開合移動間實現男女主人齊格蒙德與齊格琳德情感關系變化的映射。“最開始的時候,觀眾是不會預料到能夠從一棵枯萎的樹里面看到這樣驚艷的場景。根據劇情需要,舞臺上的魔法開始慢慢發生。”
盡管在不同的段落,都會用到樹干木屋這個場景,但是根據燈光變化,呈現效果卻完全不同。佩羅內蒂一邊向媒體展示自己的設計圖,一邊介紹舞美設計的細節,包括全劇伊始如何用多媒體屏幕投影的方式實現《女武神》與前作《萊茵的黃金》進行呼應與接續、劇中關鍵道具“諾通”寶劍如何從樹干中拔出、布倫希爾德在火焰中沉睡的場景如何展現、整個舞臺設計中前探到樂池上方的區域將在劇中發揮怎樣的作用等等。“作為舞美設計,你要沿著一定的路徑,把設計稿一步步落實到實處,這就是這個工作的美妙之處。”佩羅內蒂表示,“我們先要有設計稿,在意大利手工制作模型之后,通過掃描傳到中國來,再進行實地制作,通過高科技的手段和通信的手段,實現遠距離設計合作和溝通。”
關于觀眾最為熟知、也最為期待的《女武神》第三幕開場“女武神的騎行”環節如何展現,佩羅內蒂向媒體朋友提前“劇透”此次將通過多媒體投影、威亞裝置與啞劇演員表演、女聲華麗歌唱相融合的方式,再現作曲家瓦格納在一個半世紀之前所設想的“天馬行空”場景,相信會帶給北京觀眾一次別開生面的震撼詮釋。
重量級導演達維德·利維摩爾繼2023年執導德利布歌劇《拉克美》在國家大劇院舞臺上大放異彩后再度操刀,擔任《女武神》的導演,并深度參與歌劇的舞美設計工作。談及此次的創作思路,利維摩爾表示,“《女武神》這部作品里面藏著非常深沉的愛,也包含著人類對深層靈魂的探索。我們在設計這部作品時運用了許多高科技的手段,但是所有技術都服務于作品本身,沒有一個技術的運用是脫離劇情、純粹為‘炫技’而存在,希望北京的觀眾和我們優秀的藝術家團隊一起感受到這部作品對心靈的震撼。”
本輪演出將由國際知名指揮家皮塔里·因基寧執棒,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精彩奉獻,著名歌劇導演達維德·利維摩爾領銜主創團隊制作,國內外實力派聲樂藝術家強強聯手,共有來自中國、芬蘭、意大利、美國、德國、拉脫維亞、波蘭共七個國家的藝術家一同參與,為中國歌劇舞臺奉獻一場無與倫比的視聽盛宴。
面對《女武神》這部演出時長接近4個小時的恢宏巨作,國家大劇院為了給觀眾帶來更為沉浸與舒適的觀演體驗,將開演時間調整至17:00,并設置了兩次中場休息、總計70分鐘,完全演出時長約5個小時,還為購票觀眾精心準備了包含歌劇定制元素的免費簡餐,策劃設計了主題文創與打卡體驗區域,讓觀眾在這個“五一”假期收獲沉浸式的觀演之旅。
攝影:高尚王小京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田婉婷
編輯/劉忠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