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4月底,各大險企的2025年第一季度的經營業績備受市場關注。4月25日,中國平安發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業績報告。2025年一季度,平安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379.07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268.64億元,同比增長5.0%。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平安總資產規模首次突破13萬億元,達13.18萬億元,蟬聯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保險集團。
尤為亮眼的是壽險業務,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新業務價值達成128.91億元,同比增長34.9%,遠超市場預期。按標準保費計算的新業務價值率32.0%,同比上升10.4個百分點。創新的多渠道戰略優勢持續發揮效能,代理人渠道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1.5%、人均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4.0%;銀保渠道和社區金融渠道的新業務價值均同比大增超170%,產能大幅躍升。
綜合金融股+醫療養老戰略深入推進。隨著綜合金融模式不斷深化,個人客戶數穩步增長,截至2025年3月31日,平安個人客戶數近2.45億,較年初增長1.0%,其中持有集團內4個及以上合同的客戶留存率達98.0%。
整體來看,平安一季度經營業績穩健,在“綜合金融+醫療養老”雙輪驅動下,壽險業務增長強勁,科技對主業的賦能效果顯現。透過這份穩中有進的成績單,可見無論是面對經濟結構轉型還是經濟周期波動,平安都擁有強大的戰略動能和發展韌性。
國際投行JP摩根近期發布研報,對平安的壽險業績表現持正面評價,給予平安股票買入評級,預計2025財年或將提供更好的風險回報潛力。
壽險增長強勁,多渠道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行到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更奮楫。2019年11月,平安先于行業啟動壽險改革,如今改革行至第6年,階段性碩果顯現。得益于持續深化"4渠道+3產品"戰略,全面加強渠道建設,持續升級"保險+服務"方案,2025年第一季度,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新業務價值達成128.91億元,同比增長34.9%;按標準保費計算的新業務價值率32.0%,同比上升10.4個百分點。
多渠道發展成效顯著,通過持續深化轉型,聚焦"做優、增優、育優"三優平臺,代理人渠道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1.5%,代理人人均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4.0%;銀保渠道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70.8%,堅持多元化布局,夯實網點標準化經營,加速打造績優隊伍;社區金融服務渠道新業務價值同比提升171.3%,已在93個城市鋪設131個網點,組建近2.4萬人的"三高"精英隊伍,實現存續客戶全繳次繼續率同比提升0.5個百分點,客戶經營價值持續突破。
中信證券分析,在銀保市場大洗牌的背景下,平安將顯著受益,預計公司銀保業務市場份額仍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間,中長期目標應該和公司整體市場地位相匹配。以公司總規模保費的市場份額為參照,公司銀保業務仍有4倍以上的增長潛力。
在預定利率下調背景下,豐富的產品體系對于保險公司發展的重要度毋庸置疑。多年來,平安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不斷豐富產品體系。近期,平安壽險發布"添平安"保險+服務解決方案,將保險從風險補償工具轉變為全生命周期服務平臺,這一動作契合了預定利率下調的大背景,顯示出通過產品形態迭代應對市場變化的積極姿態。
這一模式的創新體現在三個維度:其一,產品結構上,實現從單一保障到"保險+服務"生態的轉換;其二,客戶定位上精準匹配老齡化與消費升級需求;其三,渠道賦能上,代理人從"銷售顧問"到"康養顧問"轉型。
據了解,該“保險+服務”解決方案包括6大產品服務系列,包括平安啟承、平安添享,以及平安添璽、平安添盈、平安添瑞、平安添年,其以保險產品為核心,整合平安集團內外部優質資源,精準匹配符合客戶需求的醫療、健康、養老服務。行業人士評價,從長期視角來看,"保險+服務"模式有望重塑平安的估值邏輯。
一季報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平安壽險健康管理已服務近1000萬客戶;截至2025年3月末,平安居家養老服務已覆蓋全國75個城市,累計超19萬名客戶獲得居家養老服務資格;高品質養老社區方面,截至2025年3月末,已布局5個城市、共計6個項目,均陸續進入建設階段,上海及深圳項目擬于2025年下半年正式開業。
“綜合金融+醫療養老”雙輪并行、科技驅動,飛輪效應顯現
光大證券研報指出,平安依托其獨特“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提升差異化競爭優勢,服務加持效果持續釋放,有望推動平安估值進一步上修。
從具體業務來看,財產險業績穩健增長,業務品質保持良好。2025年一季度,平安產險保險服務收入811.53億元,同比增長0.7%;整體綜合成本率96.6%,同比優化3.0個百分點。此外,平安產險正積極推動以DeepSeek為代表的AI技術在業務核心流程中的應用,持續優化運營和經營模式。險資投資業績優良,2025年第一季度,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實現非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1.3%,同比上升0.2個百分點。截至2025年3月31日,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超5.9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3.3%。
綜合金融戰略不斷深化,體現在個人客戶經營的夯實。客戶留存高,個人客戶留存率穩步提升。截至2025年3月31日,持有4個及以上合同客戶的留存率達98.0%,較僅有一個合同客戶的留存率高11.9個百分點;服務時間5年及以上的客戶的留存率為94.6%,較首年客戶高36.7個百分點。客戶增長優,豐富的綜合金融產品體系、多元的觸客渠道,持續支撐客戶增長。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團個人客戶數近2.45億,較年初增長1.0%;2025年第一季度新增客戶864萬,同比增長20.0%。產品滲透好,個人客戶主要產品的滲透率持續提升。其中人身保障及財產保障產品滲透率較高,截至2025年3月31日,分別達到45.8%(較年初增長0.9個百分點)、30.7%(較年初增長0.1個百分點),保持穩健增長。
醫療養老戰略持續落地,在平安近2.45億的個人客戶中有近63%的客戶同時享有醫療養老生態圈提供的服務權益,其客均合同數約3.37個、客均AUM達6.12萬元,分別為不享有醫療養老生態圈服務權益的個人客戶的1.6倍、4.0倍。
強化醫險協同,客戶經營成效顯著。通過獲客及黏客賦能金融主業,平安健康和北大醫療集團能夠賦能金融端的企業和個人客戶,平安壽險等也受益于集團醫療養老生態圈提供的服務權益。2025年第一季度,集團醫療養老相關付費企業客戶超4.2萬家,實現健康險保費收入超385億元。
國信證券研報認為,平安在深化“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的同時,疊加AI科技賦能,鞏固了中長期發展壁壘,給出了“優于大市”的評級。
從一季度報可以看出,科技是平安業績增長的重要底座。在AI布局上,平安構建了“953”AI護城河,賦能主業降本提效控風險,持續推動大模型與業務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截至2025年3月31日,其中9大數據庫日均數據處理量超10億條,覆蓋2.4億金融客戶,深度洞察用戶需求,提高用戶體驗;5大實驗室(微表情、智能圖像、智能語音、大數據及硅谷實驗室)持續推動前沿技術探索;3大科技公司聚焦深化AI應用場景的廣度和深度。平安沉淀海量數據訓練大模型,持續深化金融和醫養領域垂直領域大模型的建設,積累超3.2萬億高質量文本語料,31萬小時帶標注的語音語料,超75億圖片語料,語音、語言、視覺大模型場景準確率領域內領先。
緊密圍繞主業轉型升級需求,在銷售、服務、經營、管理等領域,AI應用無處不在,賦能金融"降成本、提效率、控風險"。2025年第一季度,平安AI坐席服務量約4.5億次,覆蓋平安80%的客服總量,快速響應、解決消費者咨詢、投訴問題,有效降低人工坐席成本;通過智能核保、智能理賠、智能續期,實現93%的壽險保單秒級核保,壽險保單閃賠占比達56%,壽險保單復效提升12%;同時持續提升風控水平,平安產險反欺詐智能化理賠攔截減損34.2億元,同比增長14.0%。
平安的AI實力已獲市場積極評價。高盛在研報中提出一個全新的中國股市AI投資框架,平安是唯一一家被列入“非科技領域收入增強型(AI驅動營收增長)”這一主題類別中的保險公司。瑞銀則在此前的研報中進一步指出,平安擁有強勁的數據基礎設施、特定領域人工智能模型的基礎以及專門的人工智能開發團隊,已利用AI優化營運,上看平安H股目標價至60港元。
(文中機構分析不作為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