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就連我們最熟悉的姓氏也是一門不小的學問。
從上古時期到現代社會,姓氏越來越多,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大部分姓氏其實都是由“上古八大姓”演變而來的。
那么這“上古八大姓”指的是哪八個姓氏?他們又起源于何處?
人文始祖
眾所周知,炎黃二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他們兩個的姓肯定在“上古八大姓”之中。
先說炎帝,炎帝的部落就位于姜水之畔,因此他們便以“姜”為姓,周朝的姜子牙便是炎帝的后代。
不過姜子牙是不該叫“姜子牙”的,至于為什么,我們后面再說。
呂姓雖然不是上古八大姓之一,但是呂姓也起源于姜姓。
姜子牙的祖上有個叫伯夷的人,他是大禹治水時的功臣。大禹建立夏朝之后,伯夷就被封在了呂地,而伯夷的后人便開始以呂為姓。
雖然呂姓也起源于姜姓,但是從夏朝到周朝間隔了幾千年,完全不用擔心“近親”問題。
其實大部分姓氏演變,都是這么來的,很多人的姓氏起源都與居住地有關。
根據現代人的統計,從姜子牙開始算起,姜姓已經演變出了一百零二個姓氏。
在這一百零二個姓氏中,包含了六十四個單姓以及三十八個復姓,真不愧是上古八大姓之一。
這六十四個單姓中,比較出名的有呂、謝、紀、許……
而復姓中出名的有淳于、東郭、公牛……這些姓氏確實很有名,就比如“東郭先生”的故事,現在已經是家喻戶曉了。
其實之前一直以為東郭是指東邊的鄰居,沒想到人家就是姓“東郭”。
炎帝的姓氏說完了,我們來說一說黃帝部落的事情。
黃帝最開始的姓氏是“姬”,姬無名的“姬”。
而姬姓的來源與姜姓一樣,也是根據地名來的,黃帝的部落就住在姬水之畔。
別看現在姓姬的人并不多,但他的后人可一點都不少,因為這個姓氏足足衍生出了四百一十一個姓氏。
百家姓的第二句是“周吳鄭王”,這連在一起的四個姓,全都是由姬姓衍生出來。
更可怕的是,姬姓衍生出的這四百多個姓中,還能再往下衍生,因此“姬姓”才是真正的“上古八大姓之首”。它衍生出的姓氏,比其他七個姓氏加起來還要多。
姬姓之所以能這么厲害,其實功勞并不全在黃帝,周朝皇室其實也是姓姬的。
周朝建立者姬昌,還有他的兒子姬發,他們這一脈的始祖是“后稷”,是大禹身邊的大臣,他的名字叫做姬棄。
姬棄的母親名為姜嫄,而他的父親則是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嚳,其實帝嚳也是姬姓之人。
單從衍生姓氏的數量上來看,姜姓與姬姓已經包括了很大一部分姓氏,因此炎黃二人為華夏始祖的說法還是挺對的。
而除了這兩位之外,其他的六個姓氏雖然沒有這么夸張,但他們衍生出來的姓氏也不少。
帝之后代
五帝之中的“虞舜”,創造出兩個姓,并且占據了“上古八大姓”中的兩個名額。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虞舜在出生之后,曾經遷徙過。
虞舜出生在姚墟,因此便誕生了姚姓,后來虞舜又搬去了媯水居住,由此便誕生了媯姓。
姚姓衍生出了七十多個姓氏,常見的有陳、王、胡……
比起姚氏,媯氏現在的狀況并不是很好,幾乎沒有多少姓“媯”的人。
其實這是因為在春秋戰國時期,媯姓大部分人都住在齊國,后來媯姓的人就改姓齊了,有很多姓齊的人祖上是姓媯的。
除了齊之外,媯姓也衍生出了一些其他的姓氏,比如陳、田、袁、陸等。
三皇五帝之一的少昊,留下了“嬴”姓,雖然姓“嬴”的人不多,但是知道這個姓氏的人可是太多了。
建立了秦朝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就是嬴姓之人。
如果不是因為秦朝二世而亡,姓嬴的人應該會有很多,畢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
由于秦始皇在古代的名聲不太好,因此有很多姓嬴的人都改姓別的了。
嬴姓衍生出的姓氏有十四個,這些姓氏也被稱為“嬴姓十四氏”,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廉、秦、繆、費。
秦始皇建立了第一個封建王朝,而大禹建立了第一個王朝,。大禹留下姓氏為姒姓,姒姓也是一個接近消失的姓氏,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在使用這個姓氏了。
而姒姓也衍生出了不少別的姓氏,包括但不限于禹、夏、余、鮑、曾、夏侯……
還有兩個姓氏,乃是五帝后裔的后裔留下的姓氏,就比如妘姓。它出現的源頭是祝融,而祝融的父親為五帝之一的顓頊。
妘姓之所以能加入“上古八大姓”,只因為它衍生出了足夠的姓氏,就比如鄢、鄶、路、羅、鄅……
上古八大姓的最后一個,便是姞姓,這個姓氏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姞姓的始祖是黃帝的兒子。據說黃帝曾給自己的二十多個兒子賜姓,而姞姓便是其中之一。
后世之人覺得這個姓氏不符合潮流,就把“女字旁”拿了下來,以吉為姓氏。
雖然姓姞的人不多見了,但是姓吉的人可是不少。而且姞姓也衍生出了不少其他的姓氏,就比如吉、雍、闞、羊等姓氏。
上古八大姓之所以被稱為上古八大姓,主要是因為這幾個姓氏衍生出的姓氏比較多。現如今很多的姓氏,都能通過尋根溯源找到這八個姓上來。
姓之起源
細心的人可能已經發現了,上古八大姓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與“女”有關。
有一些一眼就能看出來,還有兩個需要仔細看一看。
姜姓的下半部分是個“女”字,而嬴的下半部分的中間是個“女”字。
就連姓這個字,都是女字旁的。
其實這是因為,上古時期主要是母系社會,以母親的姓作為傳承,有關的姓也隨之流傳而來下來。
當時的孩子們會從母親那里得到姓,而從父親那里得到氏。
得知一個人的姓之后,就能知道他的母親是誰;知道一個人的氏之后,就能知道他是誰的兒子。
上古時期,一個女子往往有很多丈夫。為了區分孩子們是哪個丈夫的后代,于是便有了氏。就拿姜子牙來說,他是姜姓,呂氏,名尚。
這也就意味著,姜子牙的母親姓姜,他的父親姓呂,如果他出生在現代,他應該叫呂尚。
在上古時期,母系社會確實有利于人類的發展與進化,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類社會為了更好地發展,這才開始逐漸轉變為父系社會。
這也是“上古八大姓”這個概念一直到明朝才出現的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