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堅信在未來20年左右,人類的壽命會有巨大的突破呢?關鍵在于醫療領域即將迎來的巨大進步,尤其是AI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
AI革命讓人類壽命破百?前阿里CEO衛哲最新預測
來源/中信出版集團
32歲成為世界500強中國區總裁;36歲成為阿里巴巴CEO;如今是嘉御資本創始人,投資領域的“黃金獵手”……,衛哲職業生涯30年,不僅是一段成長蛻變的個人傳奇,也是管理和投資眾多企業,見證時代變遷的商業傳奇。
今年,衛哲出了他的新書《效率為王》,在書中他結合了自身在百安居、阿里巴巴的豐富經歷,以及所服務的逆勢增長的安克創新、泡泡瑪特、滬上阿姨、鍋圈食匯等企業的實戰經驗,詳細闡述了在當下企業提升效率的九大心法,包括領導效率、組織效率、運營效率、資產效率、戰略效率、技術效率、創新效率、出海效率和個人成長效率,幫助企業和個人獲得一套系統的、極簡的效率提升方法,找到存量周期的生存之道,避免低維度的勤奮,使企業持續穩健地活下去,實現長期增長。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OpenAI的GPT系列與谷歌、百度的BERT、文心一言等競相角逐,形成了紅海局面。此時,DeepSeek猶如新星崛起,開啟了逆襲之旅。
未來AI將如何演進?哪些機遇值得關注?今年1月份,衛哲受邀參加以“創新策源,生態賦能,助力科創的天空群星閃耀”為主題的天津大學第八屆創新創業新年論壇,圍繞《AI浪潮下,創業和投資新方向》這一主題進行主旨演講,指出AI將深刻改變眾多行業,速度快、程度深。在論壇上,他基于多年商業投資經驗,分享了對未來的3個預測,涉及到創業、投資、工作、生活等等方面。
預測一:未來3年內,我們手機里的APP數量將減少一半
為什么手機里的APP會減少?
這一預測反映了當前應用生態向高效集約化發展的趨勢。
APP是移動互聯網的重要產物,其本質就是垂直搜索工具,只針對某一類特定信息。更確切地說是一個信息孤島。隨著技術整合和超級應用的普及,用戶對單一功能APP的依賴會逐漸降低。例如,通過小程序、云服務或AI驅動的聚合平臺,用戶可以在更少的應用中滿足多樣化需求。
比如你出一趟差,一路上可能得打開七八個APP。訂高鐵票、訂酒店、訂餐廳、網約車,一趟出差使用4/5個APP。現在我們有了AI生活助手,我們只需要對AI提出訴求,它就能把全部流程安排好。你調一下航旅管家,幾點飛機落地,哪個口出,AI自動幫我匹配完畢,我走出來,車在門口等我。你會發現,這一套流程直接可以代替之前的4/5個APP,這還只是AI最簡單的應用。
預測二:10年內,每周工作4天,甚至更少
人類將可以從每周工作五天,減少到四天。為什么?
生產效率的提升和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將推動工時制度的變革。隨著視頻訓練、真跡采集等大規模采集、訓練路徑走向成熟,AI+Robotics,AI+機器人等智能機器人的發展。有了機器人,整個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效率將大大提升。
機器人在十年內一定會替我們干很多活,而人類就不需要花這么多時間去創造更多的財富,一周工作天數將從五天降到四天及以內。這樣就會釋放出人類更多的非工作時間。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拐點。
人類是為了生活而工作,還是工作就是生活的一小部分,每周有4天及以上的休息時間?這是完全不一樣的。
預測三:20年內,人類平均壽命會到100歲
20年左右的時間內,我們的平均壽命將增加到100歲。為什么?
AI+醫療。互聯網時代,我們經歷的互聯網+醫療,基本上改變了生產關系,比如遠程醫療,AI將釋放大量醫療行業的生產力,無論是新藥的研發速度,還是醫療器械的智能化。人人可以有名醫,AI名醫跟著你,人類平均壽命多20年。
在我過去的互聯網工作經歷中,我見證了互聯網如何深刻改變了眾多行業,但其中改變最小的莫過于醫療行業。盡管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醫療資源的分配問題,如通過遠程醫療等方式,但核心的醫療資源——名醫和藥物,并未發生本質變化。美團等平臺雖然能送藥到家,但這僅僅是改變了醫療服務的交付方式,并未觸及醫療生產力的核心。
那么,為何我堅信在未來20年左右,人類的壽命會有巨大的突破呢?
關鍵在于醫療領域即將迎來的巨大進步,尤其是AI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AI加速發展的趨勢,正如一個不可逆轉的風口。我們如何判斷一個技術是否具有革命性?一個重要的標準是看它能否深刻且廣泛地改變多個行業。在移動互聯網到來之前,即便是PC互聯網,其改變的行業也相對有限。而移動互聯網則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如今,沒有手機,我們幾乎寸步難行,無論是打車還是點餐,都離不開它。
AI正展現出同樣的變革力量,它改變的行業之多,已經讓我們開始討論哪些行業不會被改變,哪些崗位在AI的沖擊下仍能保住。事實上,現在的問題已經不再是AI能改變什么,而是還有什么不能被AI改變。AI不僅改變的行業多、改變的行業深,而且這次改變的速度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的。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在AI的推動下,醫療領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從而推動人類壽命的顯著提升。
為什么這三件事,特別是后兩件事加在一起,是個好消息呢?
把地球當作一家公司,每周工作四天以內,你的用戶時長變長了;壽命從80歲提高到100歲,你的用戶生命周期變長了。那么消費就會被刺激,全球消費不足,不需要生產太多商品的現狀就會得到改變。從這個角度來說,以AI為代表隊科技進步進入加速期,是非常令人興奮的。
關于AI,四大領域值得關注:
第一,基礎建設。
首先,我們描繪了一個宏大的藍圖,即AI時代的基礎設施建設。與以往為互聯網打造的基礎設施不同,AI時代的基礎設施建設將迎來一次質的飛躍。如今,當我們向智能助手提出一個問題,或是在社交圈內尋求信息時,其背后的數據處理量相當于過去萬次搜索的規模。這意味著,移動互聯網的數據流量基礎,從原先的雙車道,躍升至數百甚至數千車道,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擴容。
在這一背景下,英偉達作為當前基礎設施建設的領軍者,其市值已突破3萬多億美金,成為了這一變革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我曾親歷過移動互聯網與互聯網的泡沫時期。然而,在那段時期,專注于基礎設施建設的公司,如Oracle等,卻從未真正陷入泡沫。基于此,我們可以預見,盡管目前尚不清楚哪個AI應用或哪個大模型將脫穎而出,但基礎設施的建設無疑是一個穩賺不賠的領域。修路,即構建AI時代的基礎設施,是至關重要的。這不僅是中國需要做的,也是美國等全球各國共同面臨的課題。
第二,大模型。
即使你剛剛開始創業,只要方向是AI基礎建設相關的硬件類投資和創業,仍然有很大的機會取得成功。因為大模型的發展需要強大的硬件支持,而這也是當前的一個熱點領域。
第三和第四,“行業+AI”與“AI+行業”。
接下來,我們深入探討的是“行業+AI”與“AI+行業”這兩種模式的差異。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兩種說法只是順序上的顛倒,但實際上,它們代表著截然不同的策略和路徑。
“行業+AI”模式,意味著你已經在某個特定行業中深耕細作,無論是材料、醫療、企業服務還是消費等領域,你都在思考如何將這些行業與AI技術相結合,以提升效率、優化流程或創造新的價值。這種模式下的挑戰在于,你需要理解并適應AI技術的特性,將其無縫融入到你所熟悉的行業中。
而“AI+行業”模式,則是由原生的AI公司主導,它們帶著先進的技術和解決方案,試圖進入并改變傳統行業。這種模式下,AI公司就像是一把錘子,而傳統行業中的問題就像是釘子。AI公司的目標就是找到那些最需要被“敲打”的問題,并用AI技術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然而,這種模式下的挑戰在于,你需要深入了解目標行業的特性和需求,以確保你的解決方案能夠真正解決問題,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
在探討這兩種模式時,我們還需要關注一個關鍵問題:訓練參數的數據來源。大部分的訓練參數存在于公域,即那些公開可用的大數據。這些數據對于大模型的發展至關重要,因為它們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和特征,有助于提升模型的準確性和泛化能力。然而,在某些特定領域,如醫療、醫藥和金融等,由于數據的敏感性和隱私性,公域數據并不充足。因此,在這些領域中,“AI+行業”模式可能更有優勢,因為它可以更加靈活地利用私域數據來訓練和優化模型。
這兩種模式各有優劣,適用于不同的場景和需求。在選擇適合自己的模式時,需要充分考慮自身的資源、能力和目標行業的特性。同時,無論選擇哪種模式,都需要注重數據的獲取和處理,以確保AI技術的有效應用。
關于AI的應用,這兩個方向值得特別關注:
一是網絡安全,二是具身智能。
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因此,我們需要加強網絡安全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以應對新的挑戰和威脅。
具身智能則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它結合了機器人和AI技術,有望在未來實現更大的突破和發展。中國在這個領域有著完善的硬件供應鏈體系和大規模量產的絕對優勢,因此有望成為全球領先的具身智能技術國家。
在最后,我想強調的是,AI技術的發展將對全球科技產業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需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和合作的精神,推動科技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盡管存在法律和政策的差異,但人員和信息的交流是無法阻擋的。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些交流機會,共同推動全球科技產業的繁榮與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