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醫保局辦公室發布《關于開展醫保影像云索引上傳試點工作的通知》。
根據《放射檢查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中的影像資料上傳和價格減收要求,征集有條件的地區開展醫保影像云索引上傳試點工作。試點地區醫保部門指導當地醫療機構、檢查檢驗機構應用統一的編制方案,編制規范、準確、真實、可溯的“醫保影像云索引”,并將原始影像數據、“醫保影像云索引”及數據集上傳至地方影像云數據共享中心;指導地方影像云數據共享中心將“醫保影像云索引”及數據集上傳至當地醫保影像云索引共享模塊。通過試點工作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2月10日,為助力探索建立醫保影像云共享路徑,加強對影像云文件的管理和應用,國家醫保局組織力量編制了“醫保影像云索引”,用以標識每位患者在醫療機構內進行影像檢查時生成的唯一影像云文件。
據悉,為進一步提升群眾獲得感,國家醫保局印發《放射檢查類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推動醫療機構將影像檢查結果上傳至云端,實現患者可閱、同行可查、醫保可核。依托國家醫保信息平臺,國家醫保局探索構建醫保影像云共享路徑取得了初步進展,擬對外提供上傳、檢索、確權、調閱等四大服務能力。
“現階段,影像信息主要由各級影像云進行醫學影像標準化處理;未來,國家醫保局影像數據云共享中心將建設醫學影像閱片能力,完善影像信息共享適配工作,為各地影像中心、醫療機構賦能服務、降本增效。”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2027年底,醫保影像數據云互通、云互認全面擴面,實現全國醫保影像云數據“一張網”“路路通”,有效解決廣大患者重復檢查費時、費力、費錢的痛點問題。
醫保影像云通過醫療影像資料的云端存儲與共享,可以使醫生迅速獲取患者的歷史檢查數據并進行診斷。國家醫保局大數據中心主任付超奇認為,從現實意義來說,醫保影像云能夠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檢查,大幅降低患者的時間和經濟負擔;從長遠角度看,醫保影像云有助于遠程醫療服務的普及與深化,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更好惠及基層。此外,該平臺匯聚的海量醫療影像數據可經過智能分析,有效識別醫保基金使用過程中的不當行為,同時還可通過人工智能訓練,推進智能診斷技術、疾病研究、新藥研發等領域的發展。
業內專家認為,國家醫保局推出醫保影像云索引,打通醫療數據共享。長期以來,跨醫院、地區層面的醫療數據共享困難,國家醫保局此次推動的醫保影像云索引為每位患者的影像檢查文件賦予唯一標識,有效推動我國醫療機構間的影像信息共享,減少患者重復檢查的負擔,提升醫療服務效率,也有利于醫保部門后期通過云端數據監管診療行為。未來,海量醫療數據脫敏后有望賦能醫學研究和醫藥研發,打開醫療產業新空間。
附:
來源 | 綜合自中國證券報、貴州日報
編輯 | 劉瑩 高鵬飛
熱點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