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巨頭”那些全球頂尖的跨國車企們在2025上海車展上,紛紛大規模的發布旗下最新的智電化產品,以此高調的吹響反擊的號角。
在本次上海車展期間,梅賽德斯-奔馳共攜28款星徽座駕強勢登場。
作為汽車發明者,豪華汽車市場當之無愧的霸主,奔馳自然不會缺席。
其中,VAN.EA純電架構平臺前瞻之作Vision V概念車、“史上最智能的梅賽德斯-奔馳”全新純電長軸距CLA 兩款重磅車型迎來全球首秀,全新梅賽德斯-AMG GT 63 4MATIC+中國上市。
除了新產品亮相,在車展前夕的品牌科技日上,奔馳還集中展示了在智電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包括神經形態計算、In-drive制動系統、新型太陽能涂層等前瞻科技....而這一波“秀肌肉”,更是讓奔馳的豪華品牌屬性再次大放異彩,同時也向市場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
奔馳不僅是傳統燃油車市場的引領者,在新能源賽道,更是要以“奔馳標準”,重塑新世代豪華的定義。
以“奔馳標準”,重塑智電化豪華
品牌科技日上,奔馳全球首發了基于MMA平臺打造的首款國產車型全新純電長軸距CLA,在這臺車上,我們不僅能看到奔馳如何解決目前智電化時代最大的痛點和焦慮,同時也有奔馳對于電動化豪華的最新注解。
第一:豪華,不應該讓用戶有焦慮
隨著這幾年新勢力和自主品牌在高端市場的崛起,它們對于新能源高端市場的教育認知似乎就是:電動化豪華等于冰箱彩電大沙發,等于領先的智能輔助駕駛....
然而,對于續航焦慮和補能焦慮的博弈,電池安全和智能輔助駕駛的兩大沖突,依舊存在。
電駒小編認為,豪華的本質,除了讓用戶享受先進技術和智能配置帶來的輕松愉悅駕乘體驗之外,更重要的是好用易用更安全。
續航上,奔馳全新CLA L配備85kWh三元鋰電池,采用了兩擋變速箱,CLTC工況最高續航達到了866km。要知道,很多同級自主純電車型,在電池更大的情況下,也做不到這個續航水平。
另外,全新CLA L還標配多源熱泵,它可以同時獲取電驅系統、電池的余熱,以及環境空氣中的熱量。通過利用這些“免費”的熱量,多源熱泵僅需1/3左右的電耗便可實現與輔助加熱器相同的制熱效果,進一步增加車輛在冬季的續航表現。
大家知道,電車除了怕“冷”,也不敢“跑高速”,而全新CLA L的百公里電耗僅為10.9KWh,在內部高環挑戰120km/h時速下能取得了572km的續航成績,讓用戶以后跑高速再也不會有續航焦慮。
這是如何做到的呢?除了本身有優秀的能量管理之外,在驅動單元部分,全新CLA還有一個技術創新,裝上了全球首款專為能效設計的電動兩擋變速箱,其中1檔齒比11:1,2檔齒比5:1。
在低速1檔的城市路況下,提供城區駕駛出色的加速性能和經濟性,而在高速行駛時切入 2 擋,在保證高速動力的同時,降低高速行駛的能耗。
至于如何減少補能焦慮,全新CLA L支持800V技術,最高支持320千瓦直流快充,充電10分鐘可增加370公里(CLTC工況)續航,也是目前市場的頂尖水平了。對于日常市區通勤來說,一次充電即可輕松開兩周
第二:安全才是最大的豪華!
最近,關于新能源安全問題又引起了行業廣泛討論,先是史上動力電池新國標的發布,再到工信部出手整頓“智駕”,樹立智能輔助駕駛的安全邊界,這些行業大動作背后,恰恰說明,在新能源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安全問題日趨嚴重。
作為“奔馳標準”的核心,安全一直以來都是奔馳最大的豪華。電駒小編了解到,在上市前,每輛奔馳新車都要進行15000次仿真模擬測試和150余次實車碰撞測試,本土車型還要額外進行30次碰撞測試,只有通過這些最嚴苛的安全測試,才能放心的把產品交付給用戶。
就拿全新CLAL來說,其點爆過2000個氣囊,零部件測試溫度區間覆蓋-35℃到90℃,確保無論寒冬盛夏,氣囊都能正常展開。而這樣的安全氣囊,這款車標配了11個,包括同級獨有的前排中央氣囊,足以證明奔馳對于安全的重視。
在智能輔助駕駛上,全新奔馳CLA L是豪華品牌首個搭載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的車型,采用頂級芯片英偉達OrinX芯片(單顆算力達254TOPS),具備車位到車位的全場景輔助駕駛能力,并且在學校、醫院等門口會嚴格遵守限速標識智能控制車速。軟件上,采用無圖端到端大模型,具備數據驅動的深度學習規劃能力。
奔馳的“好用安全”并不是說說而已,而是中國研發團隊基于真實交通環境進行測試,充分驗證后才分批開放,做到“開一城、測一城”,確保自用戶能使用這個功能,都是安全且好用的,拒絕讓用戶當小白鼠。
在奔馳的價值體系中,豪華體驗的核心始終建立在安全可靠的基礎之上——任何未經嚴謹驗證便倉促應用的所謂創新科技,都違背對豪華本質的理解。
總之,全新CLA L的首發,無疑是本屆上海車展的一大亮點,展現了奔馳最新的技術成果。除此之外,2025年款長軸距GLC SUV、全新長軸距插電式混合動力E級車等全矩陣車型也在本屆上海車展上大放異彩。不管是油車還是新能源車,都展現了對“奔馳標準”的堅持,以及在智電化領域的最新成果應用。
加碼中國市場,用“中國速度”跑贏全球
看到這,很多人好奇,當很多海外品牌面對中國市場智電化的浪潮而深陷大象轉身的尷尬時,奔馳不僅轉身華麗,而且效率很高。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答案,就是“中國速度”!
在奔馳品牌科技日上,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再次強調,中國是奔馳的“第二故鄉”,奔馳在中國的本土研發布局正在從“在中國,為中國”發展至“在中國,為全球”的全新階段。
此言非虛,中國市場對于奔馳來說至關重要。在制造方面,北京順義工廠是奔馳全球最大工廠;在研發上,奔馳國內本土研發團隊超2000 人,中國已經成為奔馳大本營德國之外,覆蓋領域最全面的研發團隊。用戶層面,奔馳在中國有680多萬名客戶,平均年齡在41歲左右,全球最年輕。中國也有全球最大的邁巴赫(參數丨圖片)客戶群體。總而言之,中國市場在在奔馳全球業務中扮演重要角色,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大中華區業務的佟歐福堅定表態,“我們秉持‘在中國、為中國’的理念,把‘中國專屬’提升到了一個全新高度”
據了解,梅賽德斯-奔馳正攜手中國伙伴繼續投入超過140億元人民幣,進一步豐富乘用車和輕型商務車的本土化產品陣容。這一投資中,乘用車業務占比超100億元,重點支持北京奔馳基于全新模塊化架構MMA平臺,生產純電長軸距CLA車型及長軸距GLE SUV新車型。
目前,奔馳已經在北京+上海建立了“雙研發中心”,充分利用中國市場在智電化技術,以及供應鏈的全球領先優勢,以“奔馳標準”實現“中國速度”的創新。
而事實上,全新純電長軸距CLA上的MB.OS全新架構、智能語音交互、MB.DRIVE駕駛輔助系統等數字化功能,均由中國團隊參與研發。而且,最新的智電化技術成果不僅將服務于中國市場,還能反哺全球。
奔馳要將在中國市場建立的智能化優勢帶到全球正面競爭中去,從而全力搶占智能化的高地,以此鞏固豪華品牌的領先地位,而這也是奔馳在新時代的豪華承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