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5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到來之際,4月25日,以“保護知識產權 促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2025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在梵木圣山文創園舉行,通過政策宣講、案例展示、法律咨詢等多元形式,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深度融合,為區域“立園滿園”和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PART 01
示范引領
形成知識產權保護可復制經驗
活動現場
知識產權是創新發展的“核心引擎”,更是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密鑰”。近年來,作為成都市經濟大區、產業大區、人口大區,龍泉驛區聚焦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等環節的痛點難點,持續提升知識產權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深入實施版權保護播種計劃,加快構建知識產權保護新格局。
數據顯示,2024年,龍泉驛區新增授權發明專利957件,累計擁有量達4453件,每萬人發明專利32.32件;新增商標注冊量2155件,有效總量突破1.87萬件;全年完成作品版權登記9963件,作品版權授權轉化近3400余件;龍泉驛水蜜桃地理標志品牌穩居全國百強。
在龍泉驛,專業發明不斷涌現的同時,還形成出一批又一批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的示范單位、標桿企業。
版權示范單位授牌
知識產權試點企業授牌
活動對龍華小學校、十陵小學校、洪河小學校、靈龍小學校等10家版權示范單位和中植一客成都汽車有限公司、成都恩吉威汽車技術有限公司等10家知識產權試點企業進行集中授牌。這些單位在知識產權方面的創新探索,為全區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實踐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
特色產品展示區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既是優化區域營商環境、激發企業內生動力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核心競爭力、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關鍵之舉。”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圍繞區域產業特色,加速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成果轉化應用,助力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讓“知識產權”更好地轉化為“市場產品”。
PART 02
理論+實踐
解鎖知識產權價值密碼
知識產權既是法律問題,也是企業發展的戰略課題。
專題分享《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營》
活動現場,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平臺運營部(對外合作部)負責人以《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營》為題,深度剖析知識產權如何從“法律資產”轉化為“經濟資產”。成都銀行龍泉驛支行負責人圍繞知識產權資產支持票據的意義、交易結構等方面進行了專業分享,并介紹了相關特色融資產品。
“高強度透明微晶玻璃高價值專利培育”案例分享
成都光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龍泉驛區的一家科技創新型企業,其自主研發的高強度透明微晶玻璃,打破了國外對新型顯示器件的技術限制,為智能終端產品全國產化提供了材料保障。目前,產品已成功應用于華為、榮耀等高端智能手機?;顒蝇F場,該公司相關負責人結合“高強度透明微晶玻璃高價值專利培育”案例,分享了企業創新成果轉化路徑。
原創快板節目《知識產權保護 你我心里永駐》
童聲誦讀《智慧的翅膀,你我共同守護》
保護知識產權,是呵護智慧火種的雙手,是澆灌創新幼苗的清泉,更是護航高質量發展的基石。活動現場,原創快板節目“知識產權保護 你我心里永駐”,生動闡釋知識產權保護的意義。學生代表以清脆的童聲誦讀《智慧的翅膀,你我共同守護》,呼吁全社會共同尊重、保護創新成果。企業、學校代表集體宣讀倡議書,呼吁社會各界強化知識產權合規管理,共建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集體宣讀知識產權保護倡議書
據悉,宣傳周期間,龍泉驛區還將開展知識產權進園區、進企業、進校園等系列活動,通過普法宣傳、維權援助、成果對接等舉措,進一步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全鏈條,全力營造公平透明、穩定可期的法治環境,讓創新主體在龍泉驛安心發展、放心創新。
主編:白龍祥
副主編:鄧晴鳳
責任編輯:李娜
編輯:鄭金雨
記者:楊云華
視頻:李婧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