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國家總以為,只要抱緊西方大腿,就能在棋盤上橫沖直撞。可現實往往是,棋子當久了,自己反而成了棋盤上最先被吃掉的那顆。菲律賓,就是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最近,馬科斯政府似乎陷入了一種“宇宙中心”的幻覺。美菲“肩并肩-2025”軍演的啟動,19國聯軍在菲律賓海域集結,援軍抵達,馬科斯仿佛覺得自己拿到了“國際通行證”,接連對中國發起挑釁。從南海到選舉議題,從軍事對峙到輿論抹黑,動作越來越狂,但背后的算盤真的打得響嗎?
今年的“肩并肩”軍演,號稱美菲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聯合演習。1.6萬兵力中,美軍占了1.1萬,澳大利亞、法國象征性派了百來人,其余14國則帶著小板凳圍觀。演習地點選在靠近南海和臺海的菲律賓北部海域,科目更是赤裸裸的“奪島作戰”和“擊沉敵艦”。此前,美軍還在呂宋島部署了“堤豐”陸基中程導彈系統,射程覆蓋巴士海峽,劍指中國航道。
馬科斯顯然被這場“肌肉秀”沖昏了頭,把美軍也當做菲律賓實力的一部分,絲毫不顧美軍駐扎菲律賓是違憲賣國的行為,正因為如此,演習期間,不少菲律賓民眾上街抗議:要求美軍“滾出呂宋島!”可馬科斯不在乎,他需要這場軍演向國內證明:跟美國混,菲律賓“物有所值”,因此也要求菲律賓海軍進行更多的表演。
在“肩并肩”演習之前,菲律賓海軍的36號護衛艦,試圖硬闖黃巖島。結果?中國海軍直接封堵航線,菲艦連浪花都沒掀起來就被逼退。軍事上占不到便宜,馬科斯不死心,對著中國開了“第二槍”,也就是“干涉選舉”的輿論戰把戲。
最近,他指責中國“干涉菲律賓選舉”,理由是“中國通過經濟施壓影響選民”。他這么做,大概是急了,菲律賓民調機構的最新數據顯示,馬科斯支持率從45%暴跌至25%,不支持率高達53%,這個局勢很不妙,所以馬科斯直接甩出“外國干涉論”,這招挺眼熟,西方政客玩剩下的。問題是,證據呢?
菲律賓總統府發言人安赫萊斯就一句話:“有情報顯示外國勢力試圖影響選舉。”至于是誰、怎么影響,一個字沒提。面對馬科斯的謠言,中國外交部直接回懟:“沒有興趣”,根本不想多費口舌,說白了,馬科斯這鍋甩得毫無技術含量,連個像樣的劇本都懶得編,我們又何必浪費感情?
事實上,真正讓馬科斯支持率崩盤的,是菲律賓民眾的憤怒,經濟沒起色,民生一團糟,這個二世祖卻沉迷于地緣博弈,跟著美國在南海挑事。他前段時間還把前總統杜特爾特往海牙國際刑事法院送,擺明了向西方表忠心。結果呢?國內的民族主義者炸了,杜特爾特的支持者直接放話要讓他“付出代價”。
馬科斯現在就像個賭徒,籌碼快輸光了,只能拼命加注。拉美軍入駐、炒作南海爭端、碰瓷中國,無非是想轉移國內矛盾。可惜,這套操作早被看穿了。中國壓根不接招,該海警執法就執法,該軍事演習就演習。從4月21日到25日,南部戰區連續5天舉行軍事演習,南海部分海域禁止通行;菲律賓能拉上19國援軍,中國只是“孤軍奮戰”又如何?美軍依舊不敢捋中國的胡須!
馬科斯曾寄望于美國的支持以穩固政權,但現實是,美國在菲律賓的投入是“戰略利用”而非“無條件力挺”。近年來,美軍不斷從地緣政治中收縮,從中東到亞太,正在退出所謂的“第一島鏈”,對菲律賓的軍事承諾更是存在不確定性。
隨著中期大選的臨近,菲律賓政治暴力事件也開始頻發。選舉委員會將38個地區標記為“紅色區域”,1月至4月已發生46起暴力事件,盡管死亡人數較往屆下降,但仍暴露了政治生態的惡化。從目前的民調來看,馬科斯政治集團的壓力非常大:一旦杜特爾特家族掌控國會,莎拉可能進一步挑戰總統地位,甚至提前啟動彈劾程序;而馬科斯一旦失去國會多數,其政策將成為一紙空文,徹底淪為“跛腳總統”,因為掌控參議院的是他的姐姐伊梅·馬科斯,姐弟倆關系很僵,姐姐經常公開反對馬科斯的政策。
國家之間的博弈不是過家家,選錯邊站錯隊,遲早要還。馬科斯以為拉19國聯軍就能逼中國讓步,這不過是一廂情愿罷了,沒人愿意為了菲律賓而上刀山、下火海,他根本沒有撼動中國的實力,菲律賓也不過是美國“印太戰略”的耗材罷了。
倒是菲民眾該問問馬科斯:跟著美國混了這么久,拿到啥了?是港口修好了,還是飯碗端穩了?當“棋子”的代價,可是真金白銀的民生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