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劉洋
行業寒冬中的“熱”工地
全國房地產市場寒意未消。2024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滑 12.9%,房企投資持續收縮。然而,在濮陽市經濟開區開州路,東至金堤路,占地760畝的星東方公園市鎮項目施工現場卻是一片火熱景象。塔吊林立,機械轟鳴,低密洋房骨架漸顯。一期“觀山閱”的8-11層洋房外立面已初具規模,部分樓棟已封頂。與行業普遍放緩的開發節奏不同,這里正以“倒排工期、嚴控質量”的施工原則加速推進。
“行業越冷,越需要回歸本質。”星東方公園市鎮負責人蔡東枚在接受采訪時說,“傳統地產的‘高周轉’是短跑,而我們要做一場馬拉松,自進入市場以來,我們始終以高標準、嚴要求來鞭策自己,以國際化視野,整區的規劃,打造獨具“東方生活”特色的中原首席人文市鎮——星東方公園市鎮。”
作為河南省及濮陽市重點建設項目,星東方公園市鎮以“產、住、學、游”復合開發模式破局,推動開發理念創新:從傳統地產開發商向美好生活服務商轉型,從單一住宅開發向未來型生活方式新市鎮升級,從“蓋房賣房”的短期盈利模式轉向“服務運營”的長期價值深耕。通過“五重生活體系”構建全維度生活場景,為行業寒冬中注入一劑強心針。
央企背書與人文破題的雙重保障
步入售樓部,沙盤上的“五重公園體系”與“九年一貫制學校”成為焦點。項目由央企信保基金(保利發展與中信證券聯合成立)與星東方文旅集團聯合開發,全程由央企“雙保險”護航。“央企強聯合,為項目的開發、建設、交付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增強了消費者的購房信心”銷售負責人表示。
但真正讓我們駐足的,是星東方對濮陽文化基因的深度挖掘,濮陽故有“衛多君子”的美譽,星東方公園市鎮把君子文化作為精神內核,把“重現君子之德,再造人文生活”作為品牌使命。“現代城市中,鄰里相知的傳統逐漸淡化。我們想重建的不僅是一個社區,更是一種共生關系。我們希望每一位來到星東方的家人都能保持一顆君子之心,以君子‘利他之心’,尊重每個人,幫助每個人,涵養新時代君子之風,不斷傳遞仁愛與美,打造現代化理想人文社區。”蔡東枚指向沙盤上的社群規劃模型,“從金提路沿順城河漫步向西,時尚的,點狀的,可互性的書吧,水吧,小禮堂,濱水小舞臺、慢行步道等生活日常場景等;規劃中的20余個興趣社群,覆蓋運動、藝術、親子等領域,以‘共建共治’為原則,重構親密鄰里關系。
星東方公園市鎮以現代化方式重新詮釋“城市村落”,在濮陽這片土地上重拾家園意識,讓居民無需遠行即可感受美好生活方式。“我們希望每位家人都能以君子‘利他之心’,涵養新時代鄰里之風。”蔡東枚補充道。
五重體系織就“公園里的家”
星東方公園市鎮,不似尋常樓盤般急功近利,倒像一位謙謙君子,以從容之姿,徐徐展開一幅現代人文生活的畫卷。“我們秉持“精心營造、重度運營”的商業哲學,為區域打造五重公園、五重商業、五重教育、五重運營,五重生活,打造濮陽城市美好生活烏托邦,濮陽人的精神棲息地”蔡東枚介紹道。項目以“公園里的家”為核心,整區限高40米,容積率1.5,人均綠地面積達71㎡,遠超國內同類社區標準,實現“推窗見綠、步行入園”的生態居住體驗。
教育方面,星東方?公園市鎮是一所終身成長的學園市鎮,打造五重教育,融合幼兒教育、公立教育、老年教育、藝術文化教育、紅色教育五重教育理念。自建雙語幼兒園、公辦教育引進全市義務教育辦學規模最大的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開發區濮北實驗學校》,與首開地塊觀山閱項目緊鄰;商業配套依托公園梯度布局,從濱河休閑商業到社區街角商鋪,讓“下樓喝咖啡、步行逛市集”成為日常。
更關鍵的是運營邏輯的革新——項目自持物業與商業主理人團隊,秉持“交付才是服務的起點”。“傳統開發商賣完房就離場,而我們要用長期主義,把這里‘養’成一座有生命力的市鎮。”
慢行系統下的新城樣本
從區位圖看,星東方正處于濮陽“北進東擴”戰略的核心。隨著濮清同城化推進,濮北新區已匯聚多家優秀房企,工人文化宮,市黨校、法院等政務機構相繼遷入。
與周邊項目相比,星東方更顯“特立獨行”:摒棄“寬馬路+高容積率”模式,打造“窄馬路+墅質院落”的慢行系統;緊鄰開州路“城市中軸”,將龍山生態公園與順城河納入社區肌理
未來,窄馬路、多公園與連片墅質院落將吸引成千上萬精英家庭聚集,營造濮陽獨一無二的院落社交氛圍。
“別人在造城,我們在造生活。”項目工程師指著施工圖紙介紹,“每一戶的窗框角度都經過測算,確保業主未來推窗見綠、抬眼觀山。”施工現場負責人補充道:“我們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優化施工流程,嚴格把控材料與工藝,確保建筑品質與設計理念高度一致。”
長期主義:寒冬里的一盞燈
在售樓部,“百萬買房,千萬買鄰”的標語格外醒目。當行業沉迷于“高周轉”時,星東方選擇用長期主義作答。蔡東枚表示:“濮陽是華夏帝都、中華龍鄉,正處于向文旅產業轉型的關鍵期。我們希望通過星東方公園市鎮,為城市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當我們談論星東方公園市鎮,我們談論的不是一個樓盤,而是一種生活的可能:它讓城市不再是冰冷的建筑群,而是有溫度的共同體;它讓文化不再是遙遠的符號,而是流淌在日常的血脈;它讓科技不再是生硬的工具,而是溫柔的守護者;它讓每個居民不再是過客,而是生活的共同創作者。理想的生活,從來不是等待被發現,而是需要被創造。當越來越多的人在星東方公園市鎮找到「歸屬感」,我們終于相信—— 好的社區,能讓每個靈魂都找到棲息的角落,讓每個日子都閃耀著人性的光芒。
塔吊的轟鳴聲中,低密洋房的骨架日漸清晰;現場每個工序的密而有力,未來將是龍山公園的四季畫卷。星東方的故事,沒有投機者的狂歡,只有對“家”最樸素的堅持。正如社群留言板所寫:“房子會舊,但好鄰居和好日子不會。”在行業寒冬里,這座市鎮正以人文的溫度與長期的堅守,點亮一盞溫暖的燈。
審核:張松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