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 記者 孫曉東
2025年4月24日,“科學預防溺水,平安伴隨左右”公益慈善項目及實施單位鄭州市紅十字水上義務救援隊受邀給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們進行應急救護培訓。這場持續兩小時的急救培訓,不僅讓企業員工掌握了“黃金四分鐘”急救技能,更彰顯了一家民族食品企業的安全擔當。
生命警鐘催生急救培訓
“一想到2個月前咱們公司旁邊地區的那個人因突發猝死,周圍沒有人會急救而錯過最佳救護時間而失去生命就感覺很痛心,同時對于咱們也是個很大的驚醒,咱們一定要盡快人人人掌握必備的急救技能!”。"培訓開始前,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一番話讓大家了解了此次培訓的目的。
這種遺憾對救援隊黨支部宣傳委員王華而言并不陌生。2018年11月的一天,因為趕到現場已經錯過了黃金救援四分鐘,雖然不想放棄,又堅持不懈做了很長時間的心肺復蘇,但是最終仍然沒能挽回那條十幾歲年前人的生命。這樣的經歷讓王華深切認識到大力普及應急救護知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細節處見真章的生命課堂
救援隊隊長牛振西在培訓中強調應急救護和“保己救人”的重要性,號召大家“人人會急救,急救為人人”。王華老師認真分步驟講解,隊員李婷做實操展示。通過培訓員工們對心肺復蘇和AED使用的整個流程有了全面的理解。
“現在進入模擬實操環節!”隨著王華老師的指令,會議室秒變“急救現場”。實操老師迅速上前拍打模擬人雙肩并大聲呼喊:“先生您怎么了,能聽見嗎?”在確認患者無意識無呼吸后,立即實施胸外按壓,同時他的搭檔取回AED后速進入使用環節。“01、02、03...頻率保持100-120次/分鐘!”王華時刻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按壓的次數、深度和頻率等注意事項。
除了常規教學,此次培訓專門加入海姆立克急救法教學,給大家形象展示了面對不同患者群體應該活學活用急救技能的靈活性。
從企業到社會的安全守護
培訓尾聲,會議室變身“急救模擬考場”。員工兩人一組完成整套急救流程。大家互相學習還積極向對方提出動作可以進一步優化標準的建議。員工們反饋,看著簡單的急救技能實際做起來還是會捉襟見肘,需要在課后多多練習,熟能生巧。
在今年3月初,鄭州慈善總會聯合愛心企業為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捐贈了5套AED急救設備,助力應急救援事業。“急救技能培訓應該像消防演練一樣常態化。”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各廠區已經陸續AED設備配置到位,計劃分批次全員進行應急救護技能培訓,切實達到“人人會急救”,助力形成平安生產園區,給所有員工真正的平安保障。這也延續了該企業一貫的社會擔當——2021年鄭州暴雨期間開放倉庫安置受災群眾,2023年設立“城市溫暖驛站”為戶外工作者提供急救包,2024年更成為全國首批通過“應急救護示范企業”認證的食品公司。
這場培訓播下的急救種子,或許某個時刻就會續寫生命奇跡。鄭州慈善總會自2016年開展“科學預防溺水,平安伴隨左右”公益慈善項目以來,已累計為學校、社區、企業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識講座和應急救援培訓近1000場,惠及20萬人次,今后鄭州慈善將持續將項目開展好,讓更多人掌握急救知識和技能,為群眾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編審:孫曉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