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關稅談判,陷入了僵局。
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已決定采取緊急措施應對美國關稅政策,并指示政府盡全力幫助受關稅影響的中小企業。
負責與美方談判的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則表示,暫不方便透露與美談判的細節。月底,赤澤亮正將與美方開啟第二輪談判。
值得一提的是,赤澤亮正因為在首輪談判中對美方,準確地說是美國總統特朗普過于恭敬,最近在國內沒少挨批,日本朝野和民間都指責他丟了國家的面子,不夠硬氣。
日本國會黨首辯論上,立憲民主黨黨首、前首相野田佳彥直言不諱地表示,赤澤亮正在美日談判期間上演了一場“朝貢外交”,理由是后者居然當著特朗普的面戴了一頂“MAGA”小紅帽,令日本國民感到非常不適。
此外,赤澤亮正還在與特朗普舉行會談后,說了一句特別謙卑的話,稱其地位如此之低,卻能得到特朗普的接見,不由感到萬分榮幸和感謝。
野田佳彥對此批評稱,這無疑是堪稱“國難級別”的重大事件,必須引起重視。他還呼吁加強建立應對體制的力度,不要等到事情發生了才手忙腳亂,這句話是在指責石破茂政府沒有提前做好應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準備。
其實這事也不能全怪赤澤亮正,他也沒想到特朗普會親自主持談判。本來雙方說好的是部長級磋商,結果特朗普突然在談判開始前臨時通知,他要親自出馬。
這可把赤澤亮正和隨行人員嚇了一大跳,當時他們還在前往美國的飛機上,一群人穿著睡衣正在休息,突然接到這個消息,難免感到誠惶誠恐。
這就好比一個人去面試,本來說好的面試官是HR,結果到了之后發現是董事長親自面試,心理壓力肯定會大大增加。
站在美方的角度上,這何嘗不是另一種焦慮的表現。國家領導人空降部長級會談,顯然是特朗普等不及了,急于達成協議,以平息外界對其宣布“對等關稅”引發混亂的爭議。
選擇日本作為首個關稅談判對象,特朗普是有考量的。首先,他在第一任期中與時任安倍晉三政府打交道積累了豐富經驗,跟日本談判最有把握。
其次,美日雖為盟友,地位卻并不平等,日本在安保和經濟上嚴重依賴美國,在國際事務中幾乎唯美國馬首是瞻。特朗普想要盡快打造一個“談判樣板”,日本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日本也不是一點優勢都沒有。作為美國的第一大海外債權國,日本持有超過1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此前還有傳聞稱日本拋售美債狙擊美股,迫使特朗普作出90天暫停關稅的決定。
此次美日談判中,除了關稅和貿易,特朗普還將駐日美軍駐留費的分攤比例作為關鍵條件,他希望日本能多分攤一點,最好全部由他們來出。畢竟,早在2015年,日方的分攤比例就已經達到了86%。
再加上美國要求日本大量采購美制裝備,日本的軍費不斷創新高。如果按照美國的要求承擔更高的分攤比例,石破茂怕是不好跟國民交代。
目前來看,石破茂并不打算全盤妥協,他近期多次強調,談判應該是有來有往,互利共贏,而不是一方得利,另一方吃虧。
顯然,日本并不具備與美國正面硬剛的勇氣和實力,所以石破茂似乎打算在汽車和農業領域對美國妥協,但預計會遭遇很大阻力。汽車是日本出口最賺錢的產業,農民又是自民黨的基本盤之一,而石破茂內閣的支持率已經低到30%了。
同屬自民黨的前首相岸田文雄近日也罕見發聲,表示不能任由美國拿捏,理由是后者已經拋棄了基本價值觀,如果一味追隨,只會讓日本也陷入和美國同樣孤立的境地。
這倒是不假,據日本政府官員透露,日本不打算跟隨美國一起在關稅問題上對抗中國。和印度一樣,日本雖然尚未收到涉及中國的具體要求,但美國明里暗里不止一次地表示,希望打造一個對抗中國的經濟聯盟。
只不過,這一次特朗普要失算了。先不說這些現實因素,40年前的“廣場協議”,讓日本開啟了“失去的30年”,很多日本人到現在仍耿耿于懷。要是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那未免有點缺心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