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次全面系統評估表明,鐵線礁、牛軛礁沙洲及附近海域未發現陸源物質輸入,4個沙洲均屬于自然形成,高潮時均出露海面。
鐵線礁、牛軛礁4個高潮出露海面的沙洲現場照片(左上:鐵線礁1號沙洲;右上:鐵線礁2號沙洲;左下:鐵線礁3號沙洲;右下:牛軛礁1號沙洲)。
自然資源部組織有關單位及科技創新平臺共同編制的《鐵線礁、牛軛礁珊瑚礁生態系統調查報告》4月25日正式發布。報告基于衛星遙感和現場調查數據,首次全面系統評估了鐵線礁、牛軛礁珊瑚礁生態系統狀況,科學準確分析了鐵線礁、牛軛礁沙洲發育形成過程,以及導致鐵線礁珊瑚礁生態系統退化的主要因素。
報告指出,鐵線礁礁坪上現有3個沙洲,牛軛礁礁坪上現有1個沙洲,均屬于自然形成,高潮時均出露海面,分別高出當地平均大潮高潮面約1.34米、1.14米、1.10米、1.47米。沙洲均發現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大鳳頭燕鷗等鳥類成群活動。沙洲及附近海域沉積物高度同源,未發現陸源物質輸入。4個沙洲具備顯著的自然特征,位置和形態呈現規律性變化,發育形成具有充足的物質來源,是正常的自然地理現象。
牛軛礁珊瑚生長情況。(《鐵線礁、牛軛礁珊瑚礁生態系統調查報告》圖片)
調查表明,菲律賓炮制的所謂“中國在鐵線礁傾倒珊瑚碎屑”、有關國家造謠沙洲的形成系我“填海造陸”等言論,毫無科學和事實依據。
調查發現,鐵線礁珊瑚礁生態系統退化嚴重,環礁礁盤造礁石珊瑚覆蓋面積持續下降;牛軛礁珊瑚礁生態系統總體健康,造礁石珊瑚覆蓋率高,珊瑚礁魚類種類較豐富,發現較多甲殼類、雙殼類、腹足類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
鐵線礁珊瑚生長情況。(《鐵線礁、牛軛礁珊瑚礁生態系統調查報告》圖片)
報告指出,長棘海星暴發是導致鐵線礁珊瑚礁生態系統嚴重退化的主要因素,熱帶氣旋襲擊及頻繁的人類活動特別是菲律賓在我中業島持續開展施工建設是影響鐵線礁珊瑚礁生態系統健康的重要因素。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海表溫度進一步升高,南沙群島島礁面臨大規模珊瑚白化風險。
記者:王立彬
圖片由自然資源部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