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 通訊員 吳瓊 毛林飛
春風拂過臺州大地,法治的暖流在基層治理的脈絡中悄然流淌。帶著“如何開展罪錯未成年人分級干預”“如何精準矯治、臨界預防‘迷途少年’”等問題,4月24日下午,“和合善治、平安臺州”主題宣傳報道采風團來到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人民檢察院,沉浸式體驗“和合”理念破解難題、融入現代司法的生動實踐。
“如果把幫教矯治工作再往前推一推,在小力(化名)第一次出現不良行為的時候就加以干預,在源頭進行修復,那么我們辦理案件還會遇到這么多像小力的孩子嗎?”路橋區人民檢察院未檢部門檢察官問的很深刻。
檢察機關作出不起訴決定后,涉案未成年人在蘋果樹上許下心愿
檢察官所說的小力,是他在辦理一起聚眾斗毆案件時見到的小孩,未滿16周歲卻已有14條劣跡,檢察官內心滿是遺憾。再次見到小力是次年1月的看守所里,頂著千篇一律的寸頭,眼神里滿是桀驁,骨子里豎著尖刺。作為合適成年人到場的奶奶一看到孫子便悶頭痛哭,而小力只是淡淡地說了句:“哭什么。”祖孫倆再也沒有對話。批準逮捕階段,小力不是很配合,承辦檢察官訊問時,小力對犯罪事實避重就輕,以“忘記了,在公安做過了”敷衍了事。最終,有著14次前科劣跡的小力被檢察機關依法批準逮捕。
“你是不是還恨你爸?你爸也不容易。”小力爺爺的話語充斥著無力感。據悉,小力幼年時父母離異,母親重組家庭,父親常年在外打漁,小力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從小在一個父母缺失的家庭中長大。爺爺這番話,似乎打開了小力心中的閘門,他沉默地看著爺爺,流下了一滴眼淚,但很快收斂所有的情緒。
路橋區人民檢察院就一起涉未成年人盜竊案舉行不公開聽證
“像小力這樣的未成年人,他們其實也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當出現第一次不良行為時,缺乏正確、有效的引導,從而一錯再錯。”路橋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馬靈劍說。
路橋檢察作為全省罪錯未成年人分級干預的試點單位,一直積極聯合各部門探索推進罪錯未成年人分級干預機制在路橋落地,共同為轄區未成年人撐起一片“法治晴空”。
去年以來,路橋區委政法委將司法救助從刑事拓展至民事、行政,實現司法辦案機制一體貫通;路橋區公安分局成立全省首個未成年人警務隊,實現人員、職能獨立;路橋區人民法院成立未成年人辦案組,實現刑事、民事、行政三審合一;路橋區司法局將一案到底的刑事法律援助拓展至民事、行政案件;由區委政法委統籌牽頭檢察院、公安、婦聯等15個部門,出臺罪錯未成年人一體化分級干預機制。
此外,路橋檢察在全區15所初級中學參與共建“翼·同護”聯勤工作站,預防校園非正常事件36起;推動出臺《嚴重不良行為未成年人幫扶辦法》,開展臨界預防356人,刑事轉行政18人。實行以來,本地籍行政違法再犯率同比下降22.5%。
甚至早在2018年,路橋檢察已聯合12個部門建立全省首個少年司法一體化社會關護機制,以政府購買服務形式,引入司法社工,對犯罪行為未成年人開展全流程幫扶,獲評全國未檢創新實踐基地。6年來,共幫教矯治809人,未成年人犯罪人數從2013年的300余人降至2023年的60余人,再犯率從73%降至4.7%,170余人考取大學。
路橋區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部門檢察官和罪錯未成年人進行團康互動
“下階段,我們將持續推進區未保中心實質化運行建設,積極探索構建未成年人‘犯罪行為、嚴重不良行為、一般不良行為’三級共防與社會治理相結合的共治體系。”路橋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金耀華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