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丁國鋒 通訊員 張睿 杜擁軍
“在打造具有行業特色的新質生產力進程中,檢察機關的精準司法保障,讓企業在技術升級、產品迭代等法律風險防范中更具底氣?!苯?,在江蘇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檢察院與X公司所屬集團召開的檢企共建聯席會議上,集團負責人在現場這樣說道。作為擁有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等多元業務的龍頭企業,其核心產品技術水平穩居全球第一方陣,旗下核心企業X公司正是此次跨省詐騙案的關鍵突破口。
2024年10月,X公司監測到租賃給楊某某的起重機GPS定位顯示在云南某口岸,與“設備不得出境”的合同約定嚴重不符。待工作人員趕至時,同型號設備已被轉移至越南境內,經驗證確為涉案租賃設備,企業隨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同年12月23日,公安機關正式立案偵查。2025年2月,經開區人民檢察院在偵查階段依法提前介入,引導公安機關偵查取證期間,陸續發現多臺疑似被騙設備。至此,一個針對工程機械企業的專業化詐騙鏈條逐漸清晰。
經查,“職業背債人”孫某2023年10月以65萬元低價將名下價值216萬元的分期泵車“抵押”給了陸某某,隨后該設備被轉賣至越南,孫某因以沒錢為由拒絕支付剩余貸款被廠家起訴。這種通過小額分期支付獲得設備、之后再以數十倍價格“抵押”出去的“一本萬利”買賣,不僅讓孫某嘗到了巨大甜頭,還讓其與陸某某建立了“合作”關系。之后,孫、陸二人又以同樣方式完成兩筆“交易”。
因個人征信問題影響作案,孫某又發展潘某某、楊某某等“下線”,傳授騙貸技巧。陸某某則借助自己的進出口貿易公司,通過虛構報關單上的車輛信息將設備運輸出境售賣。
截至X公司設備被騙案發,該團伙已通過上述手段騙取7臺工程機械設備,涉案金額約2000萬元,目前已查明涉案人員10人,檢察機關依法批準逮捕4人,并建議公安機關對在逃人員采取上網追逃、發布通緝令等措施,案件正進一步深挖中。
這并非第一起針對工程機械企業實施的合同詐騙。2024年以來,徐州檢察共計辦理涉工程機械產業鏈合同詐騙案11件15人,其中10件14人系通過融資租賃形式騙取工程機械設備,涉案金額合計約6000萬元。作為“中國工程機械之都”,此類犯罪不僅直接造成企業經濟損失,更對產業鏈核心技術研發、新質生產力培育構成潛在威脅。
徐州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王琦介紹,為守護好徐州的這塊“金字招牌”,徐州市檢察機關在依法嚴厲打擊針對這些工程機械企業實施的合同詐騙犯罪的同時,開展了涉工程機械產業鏈案件專項監督,移送涉拒執等犯罪線索4件,職務犯罪線索1件;還制定了多項舉措服務工程機械產業鏈:在工程機械產業鏈設立法治副鏈長,解決鏈上企業反映的案件久拖不決、權益保護等問題11項,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3件;出臺《服務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方案》,落實強化提前介入、積極借助技術輔助和外腦助力涉企案件辦理等5類工作機制;結合辦案,開展精準法治宣傳,預防犯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