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電視劇《我愛我家》里的賈志新,相信不少人腦海里浮現出的總是那個小眼睛、總是笑瞇瞇的演員。
他便是梁天。
戲里,他游手好閑,一副“躺平”的混世魔王,沒少讓父母操心。
戲外,年輕時跟戲里有著相同的經歷,后來,遭遇家庭變故,成了有擔當和責任心的好男兒。
可他究竟經歷了什么,變化如此之大?
01:吊兒郎當,一事無成
1949年,梁天出生于書香門第,父親梁達是《人民日報》副主編,母親諶容是作家加編劇。
哥哥梁左和妹妹梁歡也繼承了母親的優良細胞,當起了編劇。
家里唯一高中畢業的梁天,這就顯然得有點格格不入。
不知是家庭優渥原因,還是覺得自己技不如家人,梁天整天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
高中畢業后,沒有一技之長的梁天進入部隊,開始是當炊事員,煮了三年的飯,幸運的是,后轉當了文藝兵。
也是那個時候,認識了如今大名鼎鼎的導演馮小剛。
有馮小剛的指導,梁天身上的表演細胞才得以舒展,也終于明白,家里人具體是做什么的。
退伍后,無處可去的梁天,母親便托關系安排進入作家協會工作。
工作里的同事不是文化人,就是讀書人,這對天生不是讀書的料梁天,那無疑是種煎熬。
每天只能給領導、同事端端水、打掃衛生、跑跑腿的粗活。
協會的工作里偶爾能接觸到劇組的人,這對梁天來說是一種希望。
他知道自己的心思不在這份工作上,干脆辭職跑去劇組混個熟臉,爭取出演的機會。
可那時候的影視圈,沒專業背景想擠破頭都難進去,加上相貌平平的梁天難上加難。
看不到出頭之日,梁天轉頭跑到北京第八服裝廠工作。
在服裝廠期間,他除了上班,其余時間便去看話劇,尤其是宋丹丹的演出。
時間長了,宋丹丹成了梁天的偶像,某天,梁天心血來潮,鼓起勇氣給宋丹丹寄去一份敬慕的信。
想不到的是,宋丹丹給他回信了,這讓他受到很大的鼓舞。
于是他開始嘗試著寫劇本,給各大版社寄稿子,結果全石沉大海。
后來,也沒有再寫了,畢竟他也知道自己不是那塊料。
02:閃婚閃離后,事業漸起色
事業沒多大起色,父母開始張羅他的婚事,希望婚后讓他收收心。
1985年,梁天的父母給他介紹了一位賢惠的女孩,兩人一見面便聊到一塊去。
僅僅認識3個月后,兩人便領證結婚了。
婚后,梁天依然留在服裝廠工作,作為妻子,見家人個個在演繹圈事業有成,難免對梁天心生怨言。
因此,兩口子沒少吵架。
次年,妻子生下女兒梁小涼,可女兒的到來,并沒有改善兩人的關系。
可能是婚前兩人的感情基礎薄弱,彼此了解不深,一歲多的小涼跟著媽媽,與梁天分道揚鑣。
離婚后,梁天漸漸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的不作為,給家人帶來不少的操心,于是,下定決心要闖出名堂來。
哥哥梁左看出梁天的決心,做起紅娘,介紹當時正在籌拍的《二子開店》。
梁天終于迎來改命的一天,辭去服裝廠的工作,正式踏入演藝圈。
而每次的出演他都卯足勁,希望得到導演的認可。
他的努力終迎來了北京電影學院制片廠的簽約,轉為正式編制演員。
1988年,梁天拍攝《頑主》時,認識同為演員的孫鳳英,比他小9歲,相處期間,雙雙心生好感。
離過婚,有小孩這些對于當時戀愛腦的孫鳳英來說,都不是事,憑由父母怎樣的勸阻,也無濟于事。
1989年,兩人靜悄悄地登記結婚了。
迎來二婚的梁天比起以前,確實長進了不少,3年后,也迎來兩人的兒子曉天。
這時,梁天也迎來人生高光時刻,片約不停,尤其1993年出演《我愛我家》,把事業推向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梁天能快速在演繹圈站穩腳跟,背后離不開哥哥梁左的幫忙,《我愛我家》的編劇正是梁左的杰作。
03:徹底痛改前非,迎來幸福人生
雖是在演繹圈站穩腳跟,但梁天深知自己很難登上主角位置,在片中只能出演一些小角色,他開始重新找自己的定位。
那時候,中國民營影視業紛紛崛起,梁天似乎看到了商機,也要趕上這股熱潮。
聯合葛優和謝園成立一家影視公司叫“好來西”,梁天做起導演職位,開始小試牛刀,拍了一部僅有6集的電視劇《不談愛情》。
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這部電視劇的女主正是孫鳳英,因為是處女作,夫妻兩人也配合十分默契。
當時,片場就一種說法:“比翼雙飛在劇中”,可想而知,當時兩人對此劇投入大量的精力。
梁天覺得自己坐上導演之位不易,加上也不能在愛妻面前丟臉,這部戲拍得異常辛苦和精彩。
殺青時,一向穩重的孫鳳英都豎起大拇指,對梁天說:“OK,梁天。”
得到妻子的贊許,梁天露出熟悉的面孔,眼睛笑成瞇縫,帶著調侃的笑容說:“是騾子是馬咱熒屏上見。”
影片一出,得到不少觀眾的贊許,梁天乘勝追擊,后面連續拍攝叫座不錯的影片。
好景不長,2001年,梁天的父親去世。
無獨有偶的是,還沒有熬過父親去世的悲痛,不到一個月,只有40出頭的哥哥梁左因心機梗塞也離開了。
雙重打擊下,梁天的天一下子塌了。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就這樣倒下,因為家里還有老母親,還有大哥的小孩和自己的小孩要照顧。
一夜之間,梁天真正的成熟起來,他開始整理大哥的遺物時,發現大哥負債了高達200多萬。
當時大嫂和孩子都在國外生活,對梁左的生活一概不知,梁天一時間也摸不著頭腦。
負債、大哥的小孩還在美國讀書,再加上自己兩個小孩都要養,這些現實的問題一一擺在梁天眼前。
梁天跟孫鳳英商量再三,決定擔起全有的責任。
之后,他像拼命三郎一樣,瘋狂工作。
除了自己導演影片,偶爾也會接上一兩部戲,另外,還開了一家“梁家菜”餐廳。
餐廳生意不錯,每個月的盈利卻不怎么樣,因為來吃飯的都是他的朋友或者生意上的伙伴,一般梁天都是免單。
對此,孫鳳英并沒有多說什么,而是選擇支持梁天的做法。
一大家子的小孩要養和還債,孫鳳英不僅沒有怨言,而是給予丈夫更多的理解和幫助。
如今,66歲的梁天早已幫大哥還清債務,大哥的女兒也獨立成材,走上父親當編劇之路。
梁天的兒子更是一枚妥妥的學霸,從小到大都以優異的成績亮眼;而他的女兒小涼踏上自己喜歡的道路上前進。
結尾:
兒女雖在各自的行業發光發亮,但梁天依然為女兒們的事業,四處奔波,用自己的資源和人脈,幫助她們在娛樂圈站穩腳跟。
人到晚年,梁天這一輩子總算對得起良心,無悔于一生。
把該擔當的責任,梁天一個不漏下,不辭勞苦,完成人生的使命。
他說:“人這一輩子,能夠吃好三頓飯,有三、五個知已,心里便滿足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