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人類都在不斷的探索世界的奧秘,古時候,由于人類的科技不夠發達,所以古人一直都認為地球就是唯一的世界,認為月亮和太陽都在圍繞地球轉動,當時很多人都相信地心說,后來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人類終于走出了地球,當人類走出地球看到宇宙之后,人類才知道,地球并不是唯一的世界,在地球外面還有很多天體,比如說恒星、行星、彗星、小行星等等,這些都是宇宙中的天體,我們的地球就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在太陽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不過地球是唯一一顆誕生了生命的星球,科學家認為,地球能夠誕生生命,主要是因為地球滿足了生命誕生的基本條件。
這些基本條件分別是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豐富的水資源等等,如果其它行星也能夠滿足這些基本條件,那么其它行星誕生生命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不過到目前為止除了地球之外,科學家并沒有在宇宙中發現有生命存在的行星,現在科學家也在積極的探索宇宙的奧秘,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我們能夠知道,太陽從誕生以后就開始源源不斷的釋放熱量,到現在為止燃燒了50億年的時間,正是因為太陽的燃燒,所以我們地球上才會有白天和夜晚的區別,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很害怕夜晚,因為古時候,很多兇猛的動物會在晚上出來捕獵,所以古人講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晝夜的出現源于地球的自轉,陽光能夠照射到的地方只有地球的一半,所以正對太陽的一面就是白天,背對太陽的一面就是夜晚,既然如此,那么為什么夜晚天上有這么多的星星,卻還是那么黑?小時候我們總會聽到大人說,因為星星太小了,所以它們的光很微弱,自然無法照亮夜空,真相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在古代的時候,很多人都相信地平說,他們認為地球是平面的,看上去像一個圓盤,中心是北極,最外面的一圈就是南極,南極是圍住已知大陸的墻,太陽和月球就是漂浮在圓盤上面的球體,太陽落下以后就是夜晚,升起之后就是白天。這個說法顯然是不正確的。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地球是一個球狀的,地球每時每刻都在自轉,自轉一圈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地球自轉的同時也在圍繞太陽公轉,公轉一圈的時間大概是365天,在太陽系中,所有的天體都在圍繞太陽公轉,這是因為太陽的質量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所以它的引力也是最強大的,強大的引力能夠將八大行星全部吸引過來,而八大行星為了不被太陽吞噬,只能夠選擇不停的自轉和公轉,這樣能夠產生離心力,離心力和引力相互抵消,所以八大行星能夠穩定的圍繞太陽轉動。不過夜空是黑的,除了受到地球自轉的影響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我們的宇宙在膨脹。
曾經著名的天文學家奧伯斯對夜空為什么是黑的?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如果我們的宇宙是靜態的,那么我們的夜空不應該是黑暗的,而是明亮的,因為天空中的星星其實是離我們遙遠的恒星,恒星能夠自己發光發熱,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大約是每秒30萬千米,這個速度非常快,即使這些恒星距離我們很遠,但是經過漫長的時間,它們的光還是能夠照射到地球上,無論地球是正對太陽還是背對太陽,地球應該會被無數顆恒星的光照射,這使得地球無論是哪一面都應該是白天,如果按照這個說明,那么地球上就不應該存在夜晚。
奧伯斯為了解釋夜空是黑色的,它認為光在宇宙中傳播時,可能被星際塵埃和其它天體擋住了,所以其它恒星的光并沒有傳播到地球上,雖然這個解釋看上去沒有問題,但是光能夠折射和反射,如果光被星際塵埃擋住,那么我們應該能夠看到光的折射現象,而宇宙中并沒有出現這種情況,這說明光并不是被宇宙塵埃擋住了,而且有很多科學家利用數學公式進行了計算,最后發現,光到達地球并不受地球和恒星之間的距離影響,為了解釋夜空是黑色的,不少科學家紛紛提出了不同的觀點。還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在宇宙中有吸光物質,這些物質將恒星的光都吸收了。
所以恒星發出的光無法到達地球,這使得其它恒星的光無法到達地球,所以地球的夜晚就是黑的,然而這些解釋都無法讓所有人信服,直到埃德溫.哈勃出現以后,才完美的解釋了這個問題,在20世紀10年代的時候,埃德溫.哈勃在觀測仙女座星系時,發現了星系中很多變星距離地球超過了90萬光年,這個范圍已經遠遠地超出了我們自己的星系,后來埃德溫.哈勃觀測并測量了23個星系,這些星系距離我們都有2000萬光年,除此之外,埃德溫.哈勃在觀測仙女座星系時發現了螺旋星云的光譜分裂成它的組成顏色。
根據光源中的元素,譜線以特定的圖案出現在該光譜中,如果說這些光源正在移動,那么這些光譜就會向光譜的紅色一段轉移,通過分析星云發出的光,發現這些光譜都在遠離地球,最終埃德溫.哈勃得出,星系的紅移與星系和地球的距離成正比,這說明距離地球更遠地方的天體正在加速離開我們,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宇宙還在不斷的膨脹當中,在1929年的時候,埃德溫.哈勃宣布了自己的發現,并且表示距離與紅移的比例是每光年距離的速度是每秒170公里,這個理論提出來之后,很多科學家都感到不可思議,因為在此之前,科學家一直都認為我們的宇宙是靜態的。
為了證明埃德溫.哈勃的理論是對的,科學家們紛紛對宇宙進行了觀測,最后發現,埃德溫.哈勃的理論是對的,這個理論不僅僅解釋了夜晚為什么是黑色的,而且也讓科學家對宇宙有了全新的認識,根據埃德溫.哈勃的理論我們能夠知道,從宇宙大爆炸以后,宇宙空間就開始不斷的膨脹,而且膨脹的速度越來越多,科學家認為,在宇宙大爆炸一秒鐘內,宇宙就膨脹到了10萬光年的范圍,科學家經過計算得出,宇宙膨脹的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光速,這就意味著恒星發出的光根本無法追上宇宙膨脹的速度,由于宇宙膨脹的速度非常快,所以天體之間的距離會變得越來越遠。
這就導致其它恒星的光永遠都無法到達地球上,所以地球只能夠接收到來自太陽的光,由于地球自轉的原因,背對地球的一面,永遠接收不到太陽光的照射,所以地球的背面就是夜晚,不過慶幸的是地球有月球作為衛星,這使得地球的夜晚沒有那么漆黑。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衛星,月球能夠反射太陽光,在夜晚,由于月球反射的太陽光,使得地球的夜晚沒有那么漆黑,如果沒有月球,那么地球夜晚將會變得更黑,宇宙膨脹理論對現代人類科學發展有很大的作用,根據宇宙膨脹的理論,科學家對宇宙大爆炸理論更加相信,現代科學認為,我們的宇宙誕生于138億年前,在138億年前,有一顆奇點發生了爆炸。
奇點是一個質量無限大、能量無限大、密度無限大、熱量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點,這個點爆炸以后,宇宙快速的向四周膨脹,經過138億年的時間,宇宙才膨脹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一直以來,宇宙大爆炸理論都遭到很多人的質疑,畢竟宇宙大爆炸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說目前科學家還無法解釋大爆炸之前的奇點是如何誕生的,在我們現有的物理學上,根本不存在無限大或者無限小的物質,但是由于奇點太過于神秘,所以科學家只能夠用無限這個詞來代替,目前在科學界,科學家認可最多的還是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大爆炸理論并不是憑空猜測的。
宇宙大爆炸就類似于炸彈爆炸,當炸彈爆炸以后,炸彈的碎片會向四處飛濺,這個現象和大爆炸理論非常類似,除此之外,科學家通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模擬出了大爆炸的模型,而且正好符合大爆炸理論,在宇宙中科學家發現了很多元素,比如說氫原子、氧原子、氦原子等等,這些原子只有在高溫的環境中才能夠誕生,而宇宙大爆炸就是宇宙中最高的溫度,科學家通過對這些元素的分配發現,所有的元素正好符合大爆炸的理論,種種證據都證明了宇宙起源于大爆炸。
不過宇宙為什么會大爆炸?
這是科學家無法解釋的問題,目前科學家也在積極的宇宙大爆炸的奧秘。
宇宙大爆炸以后就開始不斷的膨脹,到現在已經膨脹了138億年,如果說宇宙一直膨脹下去,那么我們將永遠找不到宇宙的邊緣,因為光速和宇宙膨脹的速度相比,都差的很遠,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我們能夠知道,任何有質量的物體它的飛行速度只能夠無限的接近于光速,不可能達到光速或者超越光速,既然如此,那么人類最快的飛行速度也只能夠無限的接近光速,這說明人類永遠都飛不到宇宙的邊緣,目前人類能夠觀測到的宇宙直徑達到了930億光年,這還不是宇宙的全部范圍,宇宙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
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目前宇宙中百分之97的星系都已經和人類失去了聯系,宇宙中大部分文明都已經被隔離了,因為宇宙空間的限制,所有的文明幾乎都飛不出自己的星系,而且我們看到的星系都是它之前的樣子,比如說一個星系距離我們有100光年,那么我們現在看到這個星系的樣子其實就是它100年前的樣子,因為光傳播是需要時間的,這意味著我們所看到的很多天體都是他們之前的樣子,現在它們是什么樣子?我們根本無法看到,只能夠靠想象和推測,宇宙膨脹將整個宇宙都陷入了孤立狀態,人類未來能夠打破這種狀態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