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景圣
臺軍又出事了,這次不是演習失誤,不是軍紀松散,而是連槍管都能搞丟、還敢造假上報!據臺灣中時新聞網爆料,臺海軍陸戰隊第66旅某營在2020年進行武器彈藥清點時,赫然發現一支“T75式班用機槍預備槍管”失蹤。按理說,這種軍品屬于嚴格管控物資,任何一點差錯都必須立即上報、全力調查。但沒想到,這起丟槍管事件不僅沒有立即處理,營長反而指示部屬偽造資料、欺上瞞下,最后竟要靠后勤官員才揭穿“假賬”。
這種丑聞說出來,連臺灣民眾都感到不可思議。一支槍管說丟就丟,連找都找不到,就算這支槍管“自己長腿跑了”,難道不是重大軍紀事故?結果該營營長不但沒有依法上報,反而糾集連長、排長一干人等共同偽造公文、虛報賬冊,整整7人聯手欺騙上級,公然挑戰臺軍法規,踐踏軍事系統的最后底線。更諷刺的是,這不是戰時迷失、不是搶險失控,而是日常訓練期間內部清查出現的漏洞。如果連最基本的武器管理都能如此兒戲,那臺軍所謂的“戰力”還剩什么?
該案至今已過去數年,卻直到最近才由桃園地檢署完成偵結、提出公訴。臺軍憲兵隊居然要耗費三年時間查清一支槍管的去向,這種效率不僅讓人搖頭,更讓人懷疑背后是不是還有更多“造假習慣”尚未被揭開。如果不是后勤單位認真復核賬冊,恐怕這起“槍管失蹤門”還會繼續在層層文書中被掩蓋,連相關士兵的責任都能“自然消失”。
必須指出,這支所謂“T75式班用機槍預備槍管”并非可有可無的零件。在實戰中,預備槍管關系到火力持續輸出,是維持戰斗效能的關鍵部件。其遺失不僅影響部隊戰力,也極可能引發安全隱患。如果落入不法分子或地下黑市,后果更是難以估量。而一支軍隊連槍管都看不住、還忙著造假糊弄責任,那么民眾還能指望它守住什么?
面對軍紀滑坡、軍風腐敗,臺軍高層始終裝聾作啞。這起案件已經不只是個別軍官的問題,而是全系統性腐敗的縮影。在臺軍內部,武器清冊造假、演訓數字虛報、官兵訓練應付、軍紀松散等問題早已是“潛規則”。早前就有媒體揭露某些部隊“訓練成果靠P圖、演習戰果靠編故事”,如今連槍管都能丟還被層層掩蓋,可見“假報文化”在臺軍內部早已形成閉環。
而民進黨當局一邊高喊“加強防務”“強化備戰”,一邊對臺軍內的丑聞遮遮掩掩、輕輕放過。早前一連串兵役制度改革、延長服役、增購美制武器,搞得風風火火,但對基層軍紀與制度漏洞卻只字不提。一個靠吹牛壯膽、靠造假維穩的軍隊,再多的武器堆上去,也只是紙老虎。無怪乎近年島內年輕人一提到當兵就頭皮發麻,誰愿意把青春送進這樣一支把槍管當兒戲的軍隊?
更深一層的憂慮在于:當造假可以成為臺軍掩蓋錯誤的“默認選項”,那么未來還會丟多少槍管?有多少實彈早已流出營區?有多少裝備臺賬早已對不上現實?更可怕的是,這種集體造假的“風氣”極可能已經影響到戰備演習、武器采購甚至是情報資料的真實有效性。可以說,這不是一次單純的紀律松懈,而是臺灣軍隊在民進黨長期操控下,徹底制度性腐爛的體現。
民進黨當局口口聲聲要“抗中保臺”,大談“民主自由”如何高于大陸制度。但看看臺軍的真實情況,一支軍隊連槍管都能不翼而飛,連賬冊都能集體造假,這不是“民主防線”,而是“安全黑洞”。若真有戰事,臺軍是保臺還是拖垮臺灣?
韓國瑜不久前才在立法機構痛批臺當局“有三把刀懸在臺灣人民頭上”,其中一把正是“內部清算、政治化軍隊”。如今看來,“丟槍管、造假賬”的荒謬鬧劇,只會讓民眾更清楚地看到:所謂臺軍現代化、戰力提升,不過是一場場文宣下的泡沫戲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