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稱,韓國第21屆總統選舉定于6月舉行。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和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日前完成總統參選人登記后,兩黨黨內初選正式啟動。國民力量黨有8人進入首輪競爭,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李在明則面臨黨內兩名對手挑戰。鑒于國民力量黨參選人在各項民調中均大幅落后于李在明,外界普遍關注代總統、國務總理韓德洙是否會在未來數周加入選戰。韓德洙被視為保守黨陣營最具競爭力的人選之一。近期,國民力量黨內要求其參選的呼聲高漲,但他本人尚未就是否參選公開表態。
此次選舉的特殊性在于,它并非基于五年一度的正常節奏,而是在尹錫悅被罷免后,為填補權力真空而舉行的提前大選。此次大選的籌備周期較短,各黨派需在有限時間內完成黨內候選人遴選、政策平臺公布和全國性宣傳動員工作。總統繼任者不僅要面對國內政治撕裂、經濟下行壓力,還將主導外交政策。當前,韓國政壇仍主要圍繞進步派(以共同民主黨為代表)與保守派(以國民力量黨為代表)兩大政治陣營展開。
韓國政府(資料圖)
根據韓國輿論調查機構“輿論調查公正(株)”所進行的民調,在“泛在野陣營適合度”方面,李在明以壓倒性優勢獲得48.1%支持。民調機構韓國蓋洛普發布的一項民調結果亦顯示,在新一屆總統熱門人選中,李在明以38%的支持率領跑,創年內新高。此前他作為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有著豐富的政治經驗。例如在經濟政策上,他強調要改善韓國國內經濟不平等、促進經濟增長,承諾推動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以緩解民眾生活壓力,這贏得了不少普通民眾尤其是中低收入群體的青睞。
然而,李在明的競選之路并非一帆風順,較高的民眾反感度仍是他不容忽視的短板。在歷屆總統選舉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中間選民和無黨派群體,雖然已背棄前總統尹錫悅,但同樣對李在明持有保留態度。在一些總統候選人調查中,李在明雖名列第一,但支持率仍困于30%區間,且在某些民調中甚至排在反感度榜首。此外,李在明雖然在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案二審被判無罪,司法風險有所降低,但問題仍未完全解決。他目前仍背負5起案件,需要時刻面對來自國民力量黨的負面攻擊。
李在明(資料圖)
據新華社消息,韓國大法院(最高法院)近日說,將就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案舉行全員合議庭二次審議。按韓國媒體說法,大法院本月決定將此案由4名法官組成的小合議庭移交至全員合議庭,并迅速確定后續審議日期,可能意在總統選舉前作出判決,恐影響選情。按照韓國法律,如果大法院在三審判決中維持無罪判決,李在明的政治前途將不受影響。如果判決結果對李在明不利,他不僅將失去國會議員資格,還可能10年內無法參選公職。
據參考消息網援引韓聯社報道,韓國全州地方檢察廳近日表示,以涉嫌違反《特定犯罪加重處罰法》(賄賂)而對前總統文在寅提起不捕直訴。報道稱,檢方還針對前議員、易斯達航空創始人李相稷以涉嫌行賄及瀆職提起公訴,并暫緩對文在寅之女和女婿提起公訴。報道稱,李相稷2018年3月擔任中小風險企業振興公團理事長時,文在寅女婿進入李相稷所持有的泰國易斯達航空并擔任專務理事。檢方就此展開調查。
文在寅(資料圖)
文在寅當天晚些時候就此發表立場時說,這是“荒唐無稽的起訴”,是“對尹錫悅被彈劾的報復性起訴”。2024年1月,韓國檢方對文在寅執政時期的青瓦臺政策室長金尚祖進行問詢,調查文在寅政府是否篡改經濟數據。多名文在寅政府時期高官也因牽涉此事遭到檢方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文在寅執政期間,總統秘書室和國土交通部曾向統計廳和韓國房地產院施壓,迫使后二者在2017年至2021年間篡改或偽造有關收入、就業、房價等官方數據,以維護文在寅政府的經濟和房地產政策。
文在寅被起訴的深層原因,或許是由于韓國政治生態中的激烈黨爭。文在寅曾經所在的共同民主黨,與現在的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勢同水火。加上最近尹錫悅下臺,共同民主黨的李在明成為下屆總統的熱門人選(支持率首次超過50%),不甘于失敗的國民力量黨在黨爭中手段更為激進。共同民主黨認為,檢方的調查是“政治報復”,就是想羞辱、折磨文在寅,借此轉移民眾對現政府的不滿。國民力量黨則積極擁護檢方的調查,認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文在寅作為前總統也不例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