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帕哈爾加姆地區發生恐怖襲擊,造成26人死亡。印度一口咬定是巴基斯坦支持的襲擊,巴基斯坦則矢口否認,只承認給克什米爾人民提供“道義和外交支持”。這事兒就像火星掉進了火藥桶,直接把印巴關系炸到了冰點。四天不到,雙方沖突像坐了火箭一樣升級:印度讓公民趕緊撤離巴基斯坦,還暫停了《印度河用水條約》——這就相當于捏住了巴基斯坦的脖子,畢竟印度河下游是巴基斯坦的農業和工業命脈。巴基斯坦也不含糊,直接關閉領空、切斷所有貿易,還放話要在阿拉伯海搞實彈導彈試驗。最狠的是,印度的“維克蘭特”號航母已經殺氣騰騰地開往阿拉伯海,擺明了要封鎖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港。
這場沖突可不是鬧著玩的。從1947年分家到現在,印巴已經打了三次大仗,每次都是巴基斯坦被按在地上摩擦。第一次還能勉強招架,第二次直接被印度的坦克群懟到了首都伊斯蘭堡門口,第三次更慘,東巴基斯坦直接被印度肢解成了孟加拉國。現在印度仗著自己國土大、軍隊多,又是停水源又是派航母,擺明了要把巴基斯坦往絕路上逼。但這次不一樣了,巴基斯坦手里多了張王牌——中國造的殲-10C戰機。
殲-10C是巴基斯坦空軍的新寵,2022年才正式加入戰斗序列。這玩意兒可不簡單,裝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和PL-15遠程空空導彈,雷達能在200公里外就發現敵機,導彈射程更是達到150公里,相當于在敵人還沒看清你長啥樣的時候,就能先發制人。而且這飛機還有點隱身能力,雷達反射面積比印度的米格-29K小得多,很難被發現。更關鍵的是,巴基斯坦是全球第一個裝備殲-10C的國家,這讓他們在空戰中多了一張制勝王牌。
但印度也不是吃素的。他們的“維克蘭特”號航母雖然是國產的,但排水量4.5萬噸,能搭載30架米格-29K和LCA海軍型戰機,在阿拉伯海晃悠就是為了切斷巴基斯坦的海上補給線。印度空軍更是財大氣粗,600多架戰斗機里,有36架法國陣風、260架蘇-30MKI,還有升級后的米格-29。陣風戰機的“流星”導彈射程和PL-15差不多,雷達和電子戰系統甚至更先進。再加上印度的“費爾康”預警機,能在200公里外實時盯著戰場,巴基斯坦的殲-10C要是對上這些家伙,壓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最要命的是,巴基斯坦的殲-10C只有36架,而印度空軍的戰斗機數量是他們的16倍。就算殲-10C性能再強,也架不住人家“群毆”。更尷尬的是,殲-10C還沒上過戰場,飛行員對這新玩具的熟練度可能會影響戰斗力。反觀印度,飛行員們開著米格-29K和陣風,在各種演習里早就摸透了戰術。
不過,巴基斯坦也不是沒有勝算。他們的空軍歷來有“以少勝多”的傳統。2019年,巴基斯坦的JF-17“雷電”戰機就擊落過印度的米格-21,后來F-16又收拾了蘇-30MKI。這次有了殲-10C,他們完全可以利用遠程打擊和電子戰優勢,先把印度的預警機和加油機打掉,讓印度空軍變成“瞎子”和“瘸子”。而且巴基斯坦的F-16和殲-10C可以高低搭配,F-16負責近距離纏斗,殲-10C負責超視距攻擊,說不定能打出個漂亮的伏擊戰。
但戰場從來不是單打獨斗。現在美國兩艘航母停在印度洋,英國的“威爾士親王”號航母也在往阿拉伯海趕,擺明了要給印度撐腰。要是這些國家給印度提供情報支援,巴基斯坦的處境會更危險。不過,巴基斯坦也有靠山——中國。作為全天候盟友,中國不可能眼睜睜看著印度欺負巴基斯坦。從歷史上看,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時,中國就在邊境調動軍隊牽制印度,這次肯定也會通過外交和軍事手段給巴基斯坦站臺。
現在的局勢就像一場隨時可能爆炸的火藥桶。印度仗著自己財大氣粗,想通過封鎖和威懾讓巴基斯坦服軟;巴基斯坦則被逼到墻角,只能用殲-10C和導彈試驗來硬扛。如果雙方真的開打,殲-10C的首戰將會是一場硬仗,但也可能成為扭轉戰局的關鍵。畢竟在現代空戰中,技術優勢有時候能彌補數量差距。至于最后的結果,那就看雙方的膽量和智慧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場沖突的走向,將深刻影響整個南亞乃至全球的安全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