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時節,黃河岸邊的春意更濃,河口“警察藍”與“水政藍”組成的聯合巡查小組,奔波在現行清水溝流路岸邊、備用入海流路——刁口河兩岸,守護著轄區1100平方公里河道管理范圍的水行政管理秩序和生態安全。
“每年咱們都會定期開展聯合巡查,在一些重要節點,比如刁口河生態補水期間,就會把人員分成兩組,沿河道進行24小時輪流巡查。”河口河務局水政監察大隊專職副大隊長董波介紹,從3月份開始,他們以“水政+公安”聯勤聯動工作機制為依托,與河口公安分局黃河派出所開展了聯合巡查行動,對河道管理范圍進行拉網式巡查。
這樣的聯合巡查行動已經持續了十幾年。
“在咱們河口,水政公安聯合執法這種局面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010年。”河口河務局水政水資源科科長王學峰告訴記者,隨著黃河三角洲和勝利油田開發建設步伐加快,利益驅動加上水法觀念淡薄導致水事案件頻發,同時受制于當時的社會現實情況,水行政執法工作約束力有限,在這種背景下,為了增加執法威懾力、讓水行政執法更加順暢,2010年7月河口黃河派出所正式掛牌成立,“隨后我們就開始與黃河派出所聯合執法巡查、立案查處,這對我們依法治河管河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為了凝聚執法合力,河務系統內部也進行了水行政綜合執法改革。
王學峰告訴記者,河口河務局于1985年正式成立,隨著整個社會法治建設不斷推進,根據上級要求,從1990年開始內設水政監察所,1995年正式更名為水政水資源科,“但那個時候執法權并不都在水政水資源科。”王學峰介紹,由于當時轄區內的違法違規行為涉及多個領域,因此局里對應的多個科室也都有執法權,曾出現多個部門同出一個現場的無序現象。2008年,河口河務局還探索將水行政管理職能和執法職能“分家”,水政科承擔涉河建設項目管理、執法審核等“文職”工作,水政監察大隊專司外業巡查執法全“武行”。
“直到2014年作為黃委試點,進行了水行政綜合執法改革,執法機制才真正理順。”王學峰介紹,在此次改革中,按照相關部署,河口河務局擇優選拔11名人員重新組建了綜合執法水政監察大隊,對外統一執法,“將內部多個部門的執法職能統一集中于水政大隊,‘握指成拳’,解決分散執法的情況,形成了執法合力。”
在改革的過程中,“水政監察大隊與水政水資源科、黃河派出所共同維護黃河水事安全和沿線治安秩序”更加明確。
近年來,聯合執法、協作機制的范圍還在逐步擴大。“我們聯合河口區直12個部門成立‘生態聯盟’,并陸續出臺了相應協作機制,開展聯合的巡查工作,共同保護當地生態環境。”河口公安分局黃河派出所所長姜敏說,通過多種措施,執法網絡更加密實,通過精細執法,轄區非法取土、取水、排污以及破壞動植物資源等違法現象得到有效遏制,黃河口生態環境修復有了更堅實保障。
“和前幾年相比,現在巡查路上看到的風景更好了。”董波言語中透著自豪,“違法行為越來越少,生態也越來越好,走在河邊,看著碧波蕩漾、群鳥翔集,心底里覺得踏實。”(大眾新聞記者 張園園 李小凡 通訊員 王成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