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3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大使主持召開安理會非正式會議,主題直戳美國痛處——"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對國際關系的沖擊"。這場原本低調的會議,最終變成了80多個國家圍觀美國代表"破防"的國際輿論場。
中國代表開場就火力全開,直接點名美國近期對所有貿易伙伴濫施關稅的行為,指出這不僅違反WTO規則,更嚴重沖擊全球經濟秩序。傅聰大使特別強調,中國反制美國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而是在替廣大中小國家出頭。這話戳中了參會各國的痛點——畢竟美國這次的"對等關稅"是沖著全世界來的,連歐盟、東盟這些傳統盟友都沒能幸免。
美國派出的副代表吳婷顯然沒料到中方會如此直接。她先是污蔑會議是"作秀",接著把陳芝麻爛谷子的"債務陷阱""產能過剩"等老調重彈一遍,最后居然在關稅議題上突然扯到南海問題,聲稱"美國與菲律賓站在一起"。這種驢唇不對馬嘴的發言,讓在場代表都看傻了眼。要知道,安理會非正式會議雖然沒有正式記錄,但中方提前一周就廣發英雄帖,把會議議程和議題都昭告天下。美國要是不來,就等于默認自己理虧;來了又答非所問,反而暴露了心虛。
更戲劇性的是會議結束后的連鎖反應。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里克·斯科特等共和黨人立刻跳出來,呼吁停止資助"反美聯合國"。這種"我罵你是因為你不聽我的"的邏輯,簡直把國際規則當兒戲。特朗普幕僚甚至放出狠話,要根據聯合國"表現"決定資金支持,言外之意就是"不聽話就斷糧"。這種強盜邏輯,連美國自己的盟友都看不下去——法國、英國代表在會議上雖然沒直接批評美國,但都強調支持多邊主義,暗示美國的單邊行徑不得人心。
其實美國這次的尷尬,從會議形式就能看出端倪。安理會非正式會議(阿里亞模式)本來是給各國私下溝通用的,既不投票也不公開記錄。但中方偏偏把它變成了公開的"批美大會",不僅邀請80多國參會,還提前預告議程,擺明了要把美國的丑事曬在陽光下。這種"陽謀"讓美國進退兩難:不來就是認慫,來了又被當眾打臉。結果美國代表的表現,活脫脫成了國際外交史上的反面教材。
最諷刺的是,美國政客一邊罵聯合國"反美",一邊又離不開這個平臺。要是真像共和黨議員提議的那樣退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空缺不說,聯合國總部也沒理由繼續留在紐約。到時候中文互聯網上熱議的"聯合國遷址中國",說不定就成了現實。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操作,充分暴露了美國右翼政客的短視——他們不反思自己的單邊主義,反而怪國際社會"不聽話"。
這場交鋒背后,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國際秩序觀在較量。中國用實際行動證明,多邊主義不是空話,而是維護各國利益的硬道理。反觀美國,把關稅當武器,拿聯合國當工具,這種"美國優先"的霸道做法,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孤立。正如傅聰大使在發言中說的:"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誰要是逆潮流而動,最終只會被時代拋棄。美國這次在聯合國的慘敗,不過是霸權衰落的又一個注腳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