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的老張是高血壓“老病號”,每天按時吃降壓藥,生活規律。這天,他在廚房做飯時突然頭暈目眩,眼前發黑,整個人癱倒在地。兒子聞聲趕來,見父親面色蒼白、意識模糊,立刻撥打了120。
到醫院后,老張被診斷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血液檢查顯示同型半胱氨酸嚴重超標。醫生調整降壓方案的同時,還開了葉酸片。老張納悶:“高血壓為啥要吃葉酸?”醫生解釋,葉酸對同型半胱氨酸高的人至關重要,能促進其代謝,降低濃度,保護血管,減少中風、心梗風險。老張恍然大悟,從此按時服藥,對高血壓管理更上心了。
葉酸缺乏的后果很嚴重!但需要注意這幾點
1.引發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葉酸是紅細胞生成的關鍵營養素,缺乏時DNA合成受阻,紅細胞體積增大、壽命縮短,導致巨幼紅細胞性貧血,表現為乏力、頭暈、面色蒼白,嚴重時可引發心力衰竭。
2.增加胎兒畸形風險
孕婦葉酸缺乏可能導致胎兒神經管閉合障礙,增加無腦兒、脊柱裂、唇腭裂等畸形風險。我國建議備孕及孕早期女性每日補充400微克葉酸,以降低胎兒畸形發生率。
3.損害心血管健康
葉酸參與同型半胱氨酸代謝,缺乏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血管疾病風險。
4.誘發神經系統疾病
葉酸缺乏可能導致神經遞質合成障礙,引發記憶力減退、抑郁、失眠等癥狀,長期缺乏還可能增加老年癡呆、帕金森病風險。
5.削弱免疫力
葉酸參與免疫細胞增殖,缺乏時免疫功能下降,易患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疾病。
科學補充葉酸需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把握劑量是關鍵。成人每日推薦攝入量為400微克,孕婦及備孕女性可增至600微克,但需避免超過1000微克,以防掩蓋維生素B12缺乏或增加某些癌癥風險。
再者,特殊人群需強化。備孕及孕早期女性、高血壓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葉酸補充劑,以降低胎兒畸形和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中老年常吃4種“高葉酸”食物,健康加分
葉酸對中老年人預防貧血、保護心腦血管至關重要。日常飲食中,可優先選擇4種“高葉酸”食物:
1.綠葉蔬菜:菠菜、蘆筍每100克含葉酸189-194微克,富含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建議清炒或焯水涼拌,避免營養流失。
2.動物肝臟:豬肝、雞肝葉酸含量高(425-1172微克/100克),同時補鐵護眼,但膽固醇較高,建議每周食用1-2次,每次50克。
3.豆類及堅果:黃豆、核桃含葉酸102-181微克/100克,搭配植物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可打豆漿、煮粥或直接食用,輔助降脂護心。
4.全谷物:燕麥、糙米葉酸含量高于精制米面(34-190微克/100克),富含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建議替代部分主食,煮粥或蒸飯食用。
通過合理搭配,中老年人可輕松滿足葉酸需求,為健康添動力。
復旦大學研究:葉酸促進癌癥發展?真的假的
復旦大學研究揭示的葉酸“促進癌癥發展”結論,主要基于高劑量葉酸對已患癌小鼠的加速致癌效應,這一發現引發公眾對葉酸安全性的廣泛討論。然而,科學界普遍認為,葉酸對癌癥的影響具有顯著的“劑量依賴性”和“健康狀態依賴性”,普通人群遵循推薦劑量補充葉酸仍是安全且有益的。
復旦大學研究中的高劑量葉酸(20mg/kg)對小鼠的致癌作用,源于其甲硫氨酸循環的異常激活,這一劑量遠超人類日常攝入量(中國居民日推薦量400μg)。動物實驗與人體代謝存在顯著差異,且實驗對象為已患癌小鼠,無法直接推導至健康人群。
葉酸對癌癥的影響需辯證看待,適量攝入對健康有益,但過量或不當使用可能適得其反。普通人群應優先通過飲食獲取葉酸,避免盲目補充高劑量葉酸補劑。癌癥患者或高風險人群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攝入量,防癌抗癌應注重整體生活方式,而非依賴單一營養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