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落口變電站
隨著江城氣溫持續走高,城市用電保障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為了建設更加堅強、智慧的電網,國網武漢供電公司正在加快今年迎峰度夏重點工程的建設步伐。其中,作為新一代智慧變電站示范項目的220千伏舵落口變電站建設工程已進入沖刺送電階段。
4月24日上午,在位于武漢市東西湖區的舵落口220千伏變電站工程建設現場,外部的景觀已經修繕完成,全玻璃外墻的設計也分外時尚。在變電站內,試驗人員正在對各項設備進行仔細調試和檢查,為送電做最后準備。
舵落口變電站位于武漢市東西湖區和硚口區交界處,是服務兩個區域的核心電源點。國網武漢供電公司項目管理中心副主任王浩介紹,原舵落口220千伏變電站于1989年建成,站址所處的東西湖片區在近年來發展迅速。金海工業園、海口工業園、凌云集團等重要用戶對供電可靠性提出了更高需求,為了全面提升該區域電網穩定性,舵落口變電站急需改造。
與傳統變電站不同,改造升級后的舵落口變電站在華中地區首次應用了VR智能巡視技術和更加綠色、環保的電力設施,相較于傳統變電站更加智能、低碳,與城市環境友好融合。
運維人員展示使用AR技術對站內設備進行智能巡視
在220千伏舵落口變電站的主控制室內,運維人員展示了如何使用AR技術來對站內設備進行智能巡視。“我們通過90余處攝像頭實現了變電站設備全覆蓋。”國網武漢供電公司變電運維分公司舵落口運維班副班長張松強說,在高度仿真、數據集成的VR場景里,運維人員可以遠程開展設備巡視工作,實時查看主輔監控系統數據,并最終形成巡視報告,大幅提升人員設備運維效率。
王浩介紹,220千伏舵落口變電站改造工程是新一代智慧變電站試點示范項目,選用了潔凈空氣絕緣GIS、優化主變散熱器風道設計和屋頂光伏系統,突出低碳綠色的建設模式。主建筑物外立面與周邊景觀相融合,與城市環境形成良好的互動效應。在變電站內部部署數字孿生平臺和智慧運檢,實現人工智能化運維。
據了解,220千伏舵落口變電站改造工程是今年武漢迎峰度夏21個重點工程之一,目前建設進度已完成95%,預計6月3日全面投運,將成為今年武漢電網首個投產送電的迎峰度夏重點工程,為優化東西湖片區電網架構,提高周邊供電可靠性提供堅實保障。
國網武漢供電公司將在今年迎峰度夏到來之前,完成21項重點電網項目和188項配網項目,為區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能源支撐。(圖/文 王欣、詹肖強、馮殷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