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網援引韓國媒體報道,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第二階段第十一輪談判于近日在北京舉行。中韓自貿協定于2015年正式生效,是中國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中首個簽署并實施的自由貿易協定。協定涵蓋貨物、服務、投資及相關規則等多個領域。協定生效以來,雙邊經貿合作日益緊密。第十輪磋商今年1月在首爾舉行,此次“移師”北京。據韓聯社報道,中國商務部國際經貿關系司司長林峰和韓國產業部自由貿易協定交涉官權慧珍作為雙方首席代表,各率40多人團隊參與談判。
特朗普(資料圖)
其實,中韓自貿協定從2014年就已經結束談判了,2015年已經簽署并且落地。當時的主要減免的范圍包括農產品、汽車、電子、化工、鋼鐵等領域。既然已經談好并且落地了,為何現在還要談呢?因為中韓自貿協定是一個“動態”的協定,還有一些領域要“逐步開放”,所以在執行第一階段談判成果的同時,開展了第二階段談判。換一句大白話:就是把已經談好的先執行下去,沒談好的領域繼續談。
本次中韓談判重點關注服務貿易、投資和金融領域的協定文本。韓國希望中方能在新興服務領域進一步開放市場準入,特別是在金融和法律服務行業,這無疑是為了緩解韓國服務企業“出海難”的問題。而中國同樣期待韓國在相關制度安排上能積極回應,以共同打造更高水平的自貿框架。韓國夾在中間,始終面臨艱難的抉擇。一方面,韓國在經濟上對中國高度依賴;另一方面,在安全問題上則完全倒向美國,美韓同盟是韓國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特朗普(資料圖)
數據顯示,韓國對華出口占其總出口額的25%,而中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樞紐地位,使中韓合作成為韓國應對關稅危機的關鍵抓手。特別是在半導體、電池等戰略產業領域,深化對華合作不僅能緩解美國貿易施壓,更能為韓國企業提供穩定的供應鏈保障。數據顯示,韓國對華出口占其總出口額的25%,而中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樞紐地位,使中韓合作成為韓國應對關稅危機的關鍵抓手。
除了與中國合作密切,韓國與美國是同盟國,在一些方面也需要依賴美國,尤其是軍事安全。韓國長期依賴美國的軍事保護,美國在韓國駐扎了大量軍隊,韓國軍隊的武器裝備也嚴重依賴從美國進口。韓國“世宗大王號”驅逐艦配備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是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提供的;韓國空軍的F-15K主力戰機和有“天空指揮所”稱號的機載預警與控制系統(AEW&C)來自于美國波音公司。
特朗普(資料圖)
然而直到現在特朗普依舊沒有承認自己在關稅政策上的錯誤,認為這種手段給美國帶來了大量的好處,而對于那些沒有對美國發出反擊的國家,美國可以暫緩90天的關稅政策,美國財長貝森特更是表示將和韓國展開談判。特朗普還在社交平臺上表示自己和韓國代理總統韓德洙進行了一次很好的通話,在關稅、造船、采購美國液化天然氣、支付美國的軍事保護費等內容上進行了討論,接下來雙方將有可能達成一項“偉大的協定”
最后對于美國掀起的針對全球關稅正式生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全球性貿易戰極其有害,沒有贏家,全是輸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希望全球不要搞關稅對抗。
美國政府近期的大規模關稅政策已引發全球經濟動蕩,特別是對嚴重依賴對美出口的低收入國家造成重創。
更為嚴峻的是,發展中國家正承受著美國貿易戰帶來的沉重代價。出口訂單取消或延遲干擾生產并推升失業率,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更在關稅沖擊效應完全顯現前就已危害到經濟穩定。這些變化已反映在發展中國家主權債券收益率上,高負債國家的主權債券價格跌幅尤為顯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