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最近又在對華層面搞起了出爾反爾的戲碼,24日突然宣布要切割中方的光伏產品。直接把反華的立場再次搬上了臺面。荒唐的反華言論招致了中方反擊,中方反將三軍,作出了嚴正警告。
23日,英國能源大臣米利班德突然在議會上開始宣揚反華論調。他污蔑中方在進行強迫勞動的情況下產出了太陽能電池板,因此,他提出了切割中國光伏產業產品的議案。
詭異的是,這與幾天前英國表露出的態度完全不一致。18日,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代表本屆英國政府的態度發表了專訪講話,里夫斯表示要和中方加強合作,建立更深的友好關系,不與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接觸是愚蠢的。
結果,剛過了一周,英國方面就出爾反爾,用西方國家長期炒作的“強迫勞動論”來抹黑中方并借此宣布切割中制光伏產品的議案。
在此之前,英國還響應美國號召,派遣了威爾士親王航母艦隊前往亞太地區,并定于夏天前往日本進行駐扎。同時,美國也在光伏產品上做了大文章,東南亞各國的光伏產品關稅被加征到了300%多,甚至在柬埔寨達到了3000%。
了解了這一系列情況,再回過頭來看英國的操作,無非就是一種討好美國的手段。可以看出,貪得無厭的英國政府既想對美國不斷地示好,又想從中方的市場中分一杯羹。這樣看來,英國做出這種出爾反爾的事情也就不難理解了。
不過,英國沒有考慮到的是,他們對于限制中方光伏產品的議案,很可能并不是追隨美國進行“補刀”,而是一種搬石砸腳的自討苦吃行為。
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產品出口國,全球產業鏈上都少不了中方的身影。就連排名第二的美國和第三的印度都少不了要在這一方面和中方掛鉤。
美國的光伏產業工人之前在采訪時候就是怨氣極大,因為特朗普不停的在太陽能光伏產業零件上加關稅,搞得他們的訂單量下降到了腰斬的水平,現在的利潤連工廠都快扛不住了,無數工人都要面臨著被裁員的風險。
世界第二大光伏產品出口國尚且遭遇如此困局,更別提英國,如果米利班德的議案全面鋪開,英國的光伏產業怕是會直接停擺。別看所謂的西方人權組織看到議案后彈冠相慶。實際上真干活兒的官員都是憂心忡忡。
早在3月,英國就有議員初步提出了拒絕中方光伏產品的建議,但斯塔默政府對此表示了強烈反對。理由也很簡單,中方的貨物美價廉,還符合英國想要的環保低碳,你現在把他們的產品限制住了,以后英國的清潔能源發展還辦不辦了?
這次能源大臣為這樣的議案站臺,倒是拉到了不少支持者,但基本都是會得利的組件生產商、光喊口號不辦事兒的人權組織、不是相關專業人士的議員等等。
這也導致了英國內部依然是反對聲音重重,一些能源企業首先害怕成本暴增。政府官員們開始懷疑沒了中方的貨,其他地方能不能支撐住英國的大需求?保守黨高官鮑伊甚至直接開始質疑英國還能不能繼續搞綠色轉型。
這些質疑都非常之尖銳,中方在多晶硅和太陽能電池部件上的市場份額達到了90%之多,全球不少希望搞綠色低碳能源的國家都紛紛上門來尋求與中方開展相關貿易合作。
這個時候,把中方的貨停了,那些英國的組件生產商根本就扛不住極大的生產需求,到時候還是搬石砸腳,自討苦吃。如果沒有中方的光伏產品,米利班德自己反復承諾的低碳能源都很有可能將淪為政治笑話。
所幸的是,米利班德的這份議案還并未波及到整個英國,目前也只是適用于部分英國的能源企業,頗有試點的意味。也就是說,英國還有懸崖勒馬的機會。
在這個節點,中方連將三軍,對英國提出了最后的警告。第一,中方外交部曾經就所謂的強迫勞動、人權問題進行了嚴正聲明。那只是為了干涉中方內政而炮制出污蔑中方的借口。
第二,中方駐英國的使館發言人直接指出英國政客們的反華言論是荒唐可笑的,并且說明了如果英國繼續這么做的后果——將商業問題和政治掛鉤,惡意炒作會損害中企對英國的投資信心,同時損害中英的經濟貿易方面合作。
第三,駐英大使在25日也表示應當共同抵址單邊主義、貿易霸凌。并直接點明了妥協是沒有用的,只能堅決抵制。希望英國可以保持自己自由貿易的傳統,在原則問題上站在正確的一方。
中方連續反將三軍,已經相當于提出了嚴正的聲明和警告。一次比一次的話也說得更加清楚。如果米利班德的議案真的大規模鋪開,英國必然會吃到巨大的惡果,畢竟中方對于類似情況的操作往往是對等反制,而非一味妥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