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援引埃菲社4月15日報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獲取的美國國務院內部文件顯示,美政府計劃關閉近30個派駐各國的大使館和領事館,其中許多是在歐洲國家,包括馬耳他和法國等。報道稱,特朗普政府提議關閉10個大使館及17個領事館,主要是在歐洲和非洲。此舉可能影響駐馬耳他和盧森堡的大使館,以及駐法國的5座領事館、駐德國的2座領事館、駐波黑的2座領事館和駐英國的1座領事館。
特朗普(資料圖)
中美關稅戰發展到今天,已然出現了相對的緩和跡象。怎么說?上周,美方瘋狂抬高對華關稅稅率,中方也第一時間進行了有效反制,雙方打得都很激烈,美國副總統萬斯直接著急了,竟公然把中國叫做“鄉巴佬”。中方會讓美方這樣叫嗎?當然不答應,官方直接把美方叫做“野蠻人”,港府更是直接提到了“美國鄉巴佬”和“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對比非常鮮明。有些話,香港確實比北京更適合開口,至少騰挪空間會大很多。
特朗普(資料圖)
貿易戰打了快一個月,美國人終于是再也撐不住了。其實從最開始爆發之時,這場戰爭的結局就已經注定,誰掌握著制造業,誰就擁有最大的話語權。中國可以離開美國制造,可美國能離開中國制造嗎?毫不夸張的說,美國如今80%甚至90%的商品都是中國制造,“Made in China”的標簽幾乎隨處可見,你說他們能離開嗎?基本是天方夜譚的事情。所以說,美國和我們打貿易戰其實是很不明智的事情,但特朗普依然選擇了豪賭一把,實在是國內的壓力太大。
據新華社消息,《紐約時報》和法新社4月20日報道,美國媒體獲知了美國國務院改組計劃的行政令草案,草案之后將由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簽署。根據行政令草案,美國國務院分管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事務的非洲事務局將被撤銷,以非洲事務特使辦公室取代。非洲事務特使辦公室不再向美國務院報告,而是直接向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報告。非洲事務特使辦公室的職責涵蓋為數不多的事項,包括“協調反恐行動”和“對關鍵自然資源進行戰略性開采和交易”。
特朗普的“省錢大計”徹底暴露美國霸權頹勢!關閉非洲使領館后,美國在非影響力瞬間真空,中國趁機拿下坦桑尼亞鐵路大單,俄羅斯軍事顧問直接入駐中非共和國。更打臉的是,美國企業跟著遭殃:得州能源巨頭在剛果的鈷礦項目因失去使領館支持,被中企以半價截胡;歐洲車企因德國領事館關閉,跨境糾紛處理周期從1個月拉長到3個月。所謂“優化資源”,實則是把戰略要地拱手讓人!法國總統馬克龍痛批美國關閉波爾多領事館是“背刺行為”。
特朗普(資料圖)
對美國而言,關閉國內政府部門或者相關機構,并裁減聯邦政府雇員,這種通過“精兵簡政”來節省開支的做法,雖說招致國內強烈的抵制,但還“情有可原”。不過,特朗普現在連美國駐外使領館都要“動刀子”,難道不怕美國在國際上的外交影響力下降,或者說與被裁掉使領館所在國的關系緊張?其實,特朗普這樣做,可能就是因形勢所迫而做出的一種無奈選擇,這又是怎么說呢?答案很簡單:特朗普和馬斯克給聯邦政府“開源節流”的計劃失敗了。
4月16日,美國媒體CNBC援引一名美國企業高管的話稱,當致電白宮咨詢中美貿易談判問題時,白宮回應稱一直沒接到來自中國的電話。這一細節足以說明,美國政府在貿易談判問題上,態度和實際情況存在偏差。美國對中國的認知還停留在過去,沒意識到中國這十年為應對各種突發情況所做的充分準備。白宮還曾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聲明辟謠,稱美國對中國總體征收145%的關稅,對部分產品征收的關稅可能超145%,沒有將對華關稅提升到245%的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