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的優勢不丟、電的機會不讓、混動的效率不缺、智能的體驗不弱。”在2025年上海車展開幕前夕,一改往日低調作風,一汽-大眾率先向外界展示出“既要、又要、還要”的野心。
這句“全面作戰”宣言也讓我們將視線拉回到終端市場:盡管電動化、智能化加速,但燃油車仍在。
回望過去一年,一汽-大眾在華累計銷量達到165.91萬輛(含進口奧迪),繼續保持合資車企銷量、燃油車市場銷量的雙料冠軍。盡管在內卷持續的市場環境下,一汽-大眾交上了一份還算滿意的答卷,成為合資車企的標桿。但不可否認的是,面對年輕化的消費群體、智能化的市場競爭,要給中國市場一輛什么樣的車?成為一汽-大眾,乃至一眾合資車企的轉型關鍵所在。
油電混共進,則是一汽-大眾為中國市場提供的最優解。
一汽-大眾(商務)副總經理,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吳迎凱 圖/《鳳凰WEEKLY汽車》拍攝
不放棄油車,油電混共進
“進入2025年,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愈發白熱化,一汽-大眾大眾品牌也不能置身事外。”一汽-大眾(商務)副總經理,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吳迎凱坦言,中國現在的汽車市場是全球最領先的市場,因此我們要以強大的產品陣容、前瞻的技術革新、堅定的轉型決心,投入到這場競速中。
在4月22日舉辦的大眾集團之夜上,一汽-大眾正式開啟ID. AURA的全球首秀。這款命名為ID. AURA的概念車,是由一汽-大眾打造的大眾品牌全球首款CMP平臺概念車,定位純電緊湊型轎車。同時,新車還搭載了全新的CEA電子電氣架構,實現與人工智能座艙、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等多種技術融合。
ID. AURA不僅代表了大眾品牌的電動技術水準,也是一汽-大眾面向未來的新能源造型設計方向,更能滿足中國年輕消費者對智能產品的期待。
吳迎凱介紹,CMP平臺是大眾汽車集團專為中國市場開發的全新電動平臺,支持純電、混動、插混多種車型的開發,疊加CEA電子電氣架構組合后,能夠進一步提升一汽-大眾產品的研發效率和多元化產品布局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滿足中國市場用戶需求,一汽-大眾將深度參與本土化產品定義及研發,承擔更多的開發責任。對此,吳迎凱強調,一汽-大眾正在由“全球協同”向“本土主導”邁進。
在剛剛過去的3月,中國一汽與大眾汽車集團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確定了一汽-大眾的新車型規劃,進一步豐富了一汽-大眾的產品陣容。
根據官方信息,從2026年起,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將在“油電混共進、油電混全智”的策略基礎上,在多個細分市場推出10款全新車型:包括5款純電、2款插電混動、2款增程式混動,以及1款全新燃油車型,這其中的每一款,都是針對中國用戶的需求定制。而一汽-大眾稱之為是一場“全面作戰”:油的優勢不丟、電的機會不讓、混動的效率不缺、智能的體驗不弱。
到底卷什么?
一汽-大眾的答案是:卷品質與服務。
在近期安全事故頻出后,消費者購車也逐漸回歸理性,“品質與安全”遠比“行業之最”更易獲得用戶信賴。
特別是近期相關部門整治行業“內卷”和虛假宣傳,從“史上最嚴的動力電池安全令”出臺,到工信部加強智駕監管踩下“急剎車”。吳迎凱認為,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要保持可持續發展,安全是底線,品質才是真正的豪華。“從產品的研發初期到推向市場,我們從來不會拿客戶來練手。”
對于一汽-大眾來說,更希望卷品質、卷服務。今年3月,一汽-大眾正式宣布大眾品牌服務全面煥新升級為“匠·心服務”,在攬境和攬巡率先推出整車和備件雙終身質保之后,再次擴大范圍,推出全系燃油SUV“雙終身質保”政策——整車+原裝備件終身保障,覆蓋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十大核心系統。客戶購買一汽-大眾燃油SUV,可以享受到終身用車無憂的服務。
吳迎凱表示,對于廠家來說,此舉是基于對產品品質有十足的信心。“我們為用戶推出不同次數的保養套餐,與后市場連鎖價格相當,相比小的修理廠、路邊店都很有競爭力。我們也提醒消費者,到4S店做保養實際上是更實惠的,同時也能得到充足的服務保障,比如 “整車+備件”“雙終身質保”。”
同時他還呼吁,行業內車企能夠共同推出這樣的質保政策。盡管會使廠家付出代價,但是這種代價是反哺用戶的。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樣的政策讓行業在卷的維度多一點,不是純粹卷價格,也是為了讓行業能夠更健康地發展。
寫在最后
在剛剛過去的3月,一汽-大眾整車累計銷售15.4萬輛,燃油車銷量同比增長了1.4%。在市場競爭加劇、消費環境變化、燃油車市占率同比大幅下滑等多重背景下,一汽-大眾在銷售端取得這樣的成績,非常不易。
隨著未來更多新能源產品的布局,一汽-大眾也會在油電混共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給用戶提供更多的商品選擇。本次上海車展,除了帶來ID. AURA概念車外,搭載第五代EA888發動機的全新攬境以及多款主力車型全新探岳L,全新一代邁騰、速騰、高爾夫GTI,以及ID.家族都將悉數亮相,以展現一汽大眾大眾品牌產品多元化布局和智能電動轉型的階段成果。
面對當下汽車市場艱難的競爭環境,吳迎凱則認為悲觀看過去,樂觀看未來。“當下我們是最難的時候,可能你會覺得很悲觀,越來越難。從中國經濟的韌性來看,我們要對中國經濟有信心,汽車行業是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中國經濟要好,一定是汽車行業來拉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