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資訊消息,泰國總理佩通坦表示,泰國將推遲原定于4月23日與美國的關稅談判。而此前,美國剛宣布對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太陽能產品征收高額關稅,最高達3521%。這一系列事件,讓特朗普政府在與東南亞國家的博弈中,陷入了意想不到的困境。
特朗普(資料圖)
本月初,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貿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準關稅”,其中對泰國征收36%的關稅。泰國作為受特朗普關稅措施沖擊嚴重的東南亞國家之一,原本積極準備與美國談判,希望削減關稅。泰國總理佩通坦此前表示已準備好“強有力的計劃”應對新關稅,并希望談判實現互利共贏,泰方甚至提出增加對部分美國商品的進口,下調部分對美商品征收的高額關稅,解決非關稅壁壘問題等舉措,來尋求更有利的協議。
然而,就在談判前夕,泰國卻突然宣布推遲談判,雖未明確原因,但顯然是對美國加征關稅決定的不滿。并且,這已經不是泰國首次推遲與美國的關稅談判,此前泰國首席談判代表、副首相兼財長比猜計劃的訪美談判也未能成行。
無獨有偶,越南在面對美國的關稅大棒時,也展現出了自己的立場。越南總理范明政指示談判團隊為與美國的關稅談判做好充分準備,同時強調與美方的貿易談判應確保與越南現有的國際承諾保持一致,防止對其他市場造成負面影響。雖然范明政沒有明說,但外界普遍認為,這里的“其他市場”很大程度上指的是中國。
中國是越南重要的貿易伙伴,越南在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時,顯然不想因為美國的壓力而損害與中國的關系。此前,特朗普政府宣布對越南等四國的太陽能制造商征收高額“反補貼稅”,其中越南未被點名的公司面臨著高達395.9%的關稅。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此番對東南亞四國太陽能產品征收高額關稅,表面上是基于所謂的“反傾銷及反補貼調查”,但背后有著更深層次的戰略意圖。一方面,美國試圖通過此舉保護國內相關產業,近年來美國國內太陽能產業發展面臨一定困境,通過提高進口關稅,可減少外國產品競爭,為本國產業爭取發展空間。
另一方面,美國也想借此離間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關系。中國在太陽能產業供應鏈中占據重要地位,在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等關鍵環節占有90%的市場份額,成本競爭力吸引眾多國家。美國認為,東南亞國家的太陽能產業發展可能與中國存在密切聯系,部分中國企業在東南亞建廠,美國企圖通過關稅手段,逼迫東南亞國家限制與中國的經貿合作,進而削弱中國在該領域的影響力。
然而,美國的如意算盤恐怕要落空了。泰國推遲談判以及越南強調談判不能影響其他市場,都顯示出東南亞國家在面對美國壓力時,并非毫無底線地妥協。泰國在推遲與美國談判的同時,泰國內政部副部長前往廣州威諾動物藥業有限公司,考察寵物大健康領域電商營銷創新模式及企業數字化發展經驗,尋求與中國在更多領域的合作機會,以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而越南與中國的合作也在不斷深化,中越在多個領域簽署了眾多合作協議,在特朗普宣布對東南亞加征關稅當天,中越還聯合在北部灣巡邏。
特朗普(資料圖)
從更廣泛的范圍來看,美國以關稅手段脅迫其他國家限制對華經貿合作的做法,遭到了國際社會的諸多抵制。日本派出談判代表團與美國就“關稅豁免”問題談判,最終未取得實質性成果;墨西哥對美國要求限制中國商品進入的回應模棱兩可;歐盟更是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采取反制措施,還積極發展與中國的經貿關系,甚至打算取消對中國新能源電動車的關稅。這些都表明,美國試圖通過關稅霸權來達到其政治經濟目的的做法,越來越難以得逞。
在與東南亞國家的這一輪交手中,美國不僅未能實現讓東南亞國家屈服、限制與中國合作的目標,反而使得自身在國際經貿關系中愈發孤立。泰國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態度,顯示出它們在權衡自身利益后,不愿完全跟隨美國的指揮棒起舞。
美國若繼續堅持這種單邊霸凌的貿易政策,未來在國際經濟舞臺上可能會面臨更多的挫折與失敗,其試圖構建的以自身為主導的貿易秩序也將愈發難以實現。而東南亞國家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積極尋求多元化的合作關系,將為自身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機遇與穩定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