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劉杰 通訊員 董彥軍 馮凱)分享是愛的傳遞,分享是快樂的源泉。在這個繁花似錦的美好時節,為探索學科育人新路徑,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西安市灞橋區官廳小學一年級道德與法治科教師結合單元“成長”主題開展新課標下課堂實踐探索。
《我們愛分享》是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7課,老師們以道德與法治學科“培養人際交往能力,踐行友善價值觀”的目標,以“感受分享的魔力”為主線展開教學,旨在引導學生能在積極的分享中增強友愛觀念,體驗來自于分享的快樂,產生樂于分享的情感。
分享有著神奇的魔法:可以把一個人的快樂,傳遞給大家;可以把一個人的辦法,變成大家的辦法。分享圖書,我們可以一起學到知識;分享做題方法,我們能掌握更多的方法;分享有趣的故事,我們可以收獲友誼……
孩子有一件好玩的玩具,假如一直自己玩,時間長了難免會玩膩。如果與小伙伴分享,兩個人或幾個人一起玩,可能孩子原本沒發現的玩具功能被別的小朋友發現了,不知道的新玩法別的孩子知道了,是不是會玩得更快樂?這就是通過分享得到的更多快樂。
中華民族歷來注重對兒童分享美德的培養。“孔融讓梨”的故事歷經幾千年傳承至今,足以證明我國傳統文化對分享美德和分享教育的看重,我們有著分享的文化基因,促使這種基因發揮作用的正是適宜的分享教育。同學們在家里和親人一起分享美食和快樂,讓家庭充滿愛的濃情。
此次道德與法治課程實踐活動讓教師在教中提升,讓學生在學中成長。在今后的教學中官廳小學教師將一如既往地深耕課堂,不斷磨礪,務實求進,讓“立德樹人”的教育思想扎根課堂,開花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