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埃及駐韓國大使稱埃及將采購100架韓國FA-50輕型戰斗教練機。而此時,中埃兩國空軍正在進行聯合演練,殲-10CE不遠萬里飛行6000公里抵達埃及,在紅海邊上展示了卓越性能。埃及空軍的裝備情況,是理解此次軍購的重要背景。埃及現有220架F-16戰機,這些戰機服役已近30年,機體老化嚴重,維護成本不斷攀升,并且在零部件供應上高度依賴美國。另外,埃及還有24架從法國引進的“陣風”戰機,但數量有限,難以滿足其龐大的國防需求。面對這樣的局面,埃及更新戰機裝備的需求十分迫切。
戰斗機(資料圖)
從性能上看,FA-50的表現并不突出。它本質上是一款高級教練機改進而來的輕型戰機,最大載彈量僅4.5噸,作戰半徑為900公里。這樣的性能指標,在面對周邊裝備先進戰機的國家時,明顯力不從心。以以色列裝備的F-35為例,FA-50在航程、隱身能力、航電系統以及武器掛載等方面,都遠遠落后。若埃及空軍以FA-50作為主力戰機,在未來可能的沖突中,將處于極為不利的地位。
那為何埃及會考慮采購FA-50呢?有觀點認為,價格因素是重要原因之一。FA-50單價約2800萬美元,相對較為便宜。而且韓國承諾在埃及本地進行組裝生產,前36架由韓國制造,剩下64架在埃及本土完成組裝。這看似能降低采購成本,同時也給埃及航空工業提供了參與制造的機會,有利于埃及航空工業的發展。但深入分析會發現,事情沒這么簡單。FA-50使用的發動機和航電系統均來自美國,這意味著埃及即使采購了FA-50,在關鍵技術和后續維護上,依然要受制于美國。并且,所謂的本地組裝,韓國在核心技術上把控嚴格,埃及很難真正掌握關鍵技術,更多的只是承擔了裝配工作。這與美國此前在對臺軍售F-16V時的套路如出一轍,臺軍在裝備后,維護升級都要依賴美國,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戰斗機(資料圖)
相比之下,中國的殲-10CE性能優勢明顯。殲-10CE載彈量可達6.5噸,可掛載六枚導彈,配備先進的PL-15E中距導彈,射程達到145公里,遠超西方同類產品。并且,殲-10CE具備在強電磁干擾環境下進行超視距打擊的能力,這在中東復雜的作戰環境中,是極為關鍵的性能。在此次中埃聯合演練中,殲-10CE大放異彩,充分展示了其卓越的性能,讓埃及空軍對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從地緣政治角度看,埃及的軍購決策受到多方因素影響。埃及作為北非和阿拉伯世界的重要國家,其戰略位置重要。在地區局勢上,既要防范西奈半島的極端分子,又要警惕以色列的軍事威脅。在國際政治格局中,埃及需要平衡與中美俄等大國的關系。美國在中東地區長期有著重要影響力,埃及采購FA-50,其中或許有向美國示好的意圖,避免因過度親近中國而引發美國的不滿。畢竟,美國在軍事技術、軍援等方面對埃及仍有一定的影響力。此前,埃及就因美方壓力放棄購買俄羅斯的蘇-35戰斗機。
戰斗機(資料圖)
印度媒體在此次事件中的反應也頗為有趣。印度媒體指責韓國人通過腐敗手段搶走了中國的訂單。但回顧印度自身的軍購歷史,其在購買36架“陣風”戰機時,花費高達88億美元,單價比F-35還貴40%,其中是否存在腐敗問題飽受爭議。此番印度媒體指責韓國,難免有“賊喊捉賊”之嫌。
目前,關于埃及采購100架FA-50戰機的消息,還停留在口頭階段,尚未最終簽約。非洲國家軍購向來存在諸多變數,例如埃塞俄比亞曾計劃購買蘇-35,最終就因美國干預而未能實現。所以,在合同正式簽訂之前,埃及的軍購意向仍有可能發生改變。
從長遠來看,即使埃及最終采購了FA-50,也不意味著其放棄了對更先進戰機的需求。FA-50難以承擔起埃及空軍應對復雜地區局勢的重任,未來埃及仍有可能尋求性能更強大的戰機,如殲-10CE。中埃在軍事領域一直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未來在其他軍事裝備領域的合作也值得期待。這場軍購風波,背后是復雜的國際政治、軍事和經濟因素的交織,最終結果如何,還需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