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勒泰的雪山中,一條蜿蜒448公里的郵路,被木哈買提別克·木哈買提哈力的車輪碾出了深深的印記。
17年來,他駕駛郵車穿越雪崩、極寒與孤獨,每年投遞郵件近萬件,零延誤、零丟失,用青春與汗水詮釋了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這條郵路不僅是物理意義上的交通線,更成為連接新疆與各地、傳統與現代、民心與黨心的精神橋梁,折射出新時代基層勞動者的使命擔當與國家民生關切的溫度。
阿爾泰山脈的雪域郵路,是中國最險峻的郵路之一。一條郵路,關山幾重。木哈買提別克不僅要戰勝惡劣的自然環境,更要肩負起其承載的民生重托。他送來的,不僅是信件包裹,更是大山深處千家萬戶的期盼與牽掛。他的郵車,是丈量民生冷暖的溫度計,是連接山里山外的新方舟。
在平凡中堅守,在孤單寂寞中書寫“不凡”。郵路的漫長與孤獨,考驗著每一位郵遞員的意志。木哈買提別克的工作強度令人震撼:每周6班郵路,日均行駛448公里,一年近300天奔波在路上。他既是駕駛員、分揀員,又是代購員、送貨員,甚至在夜間返程后還要檢修車輛。
支撐他堅守的,不僅是職業責任,更是對“親人”的牽掛。他能記住每位村民的需求,把牧民的事當自家事來辦。這種情懷,讓他在村民心中成為比親人還親的人。平凡的堅守,構成了雪域中的溫暖底色。
木哈買提別克的郵路,見證著時代的前行。2008年他接手該工作時,每周僅十幾件郵件,如今日均投遞量突破2000件。郵件種類從文件、信件,到家電、直播器材,折射出新疆最北部的阿勒泰地區與時代同行的發展軌跡。
這種變化背后,是國家郵政網絡的持續投入。2022年起,禾木鄉郵路頻次增至每周6班,北斗導航系統投入使用,郵政部門還與7家快遞公司合作實現“快遞進村”。木哈買提別克的郵車,也由小變大,成為鄉村物流邁向現代化的見證。
木哈買提別克的故事,在雪域高原上形成了強大的精神磁場。葉爾沙提大學畢業后選擇回到家鄉,成為他的同事。這種接力,是新時代青年對奉獻精神的傳承。
在新疆,像木哈買提別克這樣的鄉郵員還有很多。他們的奉獻,在新時代愈發珍貴。因為它承載的是機器無法替代的人文關懷,傳遞的是數字化時代彌足珍貴的人情溫度。
真正的民生工程不在于多么宏大,而在于能否真正抵達“最后一公里”。當郵車的喇叭聲在山谷回蕩,奏響的正是一曲溫暖人心的民生樂章;當郵車的燈光穿過黑暗,不僅照亮了雪山,更照亮了新時代奮斗者的精神坐標——在山川河谷、雪域高原、戈壁大漠、城市鄉村,有無數個“木哈買提別克”正在奮力前行。他們編織著國家發展的經緯,書寫著“人民至上”的答卷。
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