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法治周末以《筑牢司法屏障護航平安榆林—陜西榆林法院平安建設工作紀實》為題,對榆林兩級法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平安建設的重要論述,以嚴格公正司法,全力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努力交出一份有強度、有力度、有亮度、有溫度的“司法答卷”,為助力平安榆林建設提供了法院智慧進行報道。
全文如下:
2024年,陜西省榆林市兩級法院共審結一審刑事案件3751件,審結一審婚姻、繼承、養老等家事案件4790件,以調撤方式結案2651件,占比55.34%;執結案件4.6萬件、執行到位123.71億元,標的到位率同比上升20.68%……一組組數字背后,是榆林法院為平安建設交出的司法答卷。
利劍出鞘:嚴懲犯罪護佑民生
榆林市靖邊縣"保健品能治病"騙局讓107名老人損失36.58萬元。2024年4月,靖邊縣人民法院以詐騙罪判處周某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0元;對其違法所得財物予以追繳,退賠給被害人。承辦法官暢博表示:"該案釋放了從嚴打擊養老詐騙的強烈信號。"
榆林法院始終保持對嚴重犯罪的高壓態勢:審結涉精神藥品販毒案,推動毒情形勢持續向好;妥善審理高空拋物罪案,守護群眾"頭頂安全";嚴懲危害食藥安全犯罪1312件,筑牢"舌尖防線"。2024年全年,榆林兩級法院共審結一審刑事案件3751件,判處罪犯5137人。
源頭防治:多元共治止紛爭
"沒打官司就解決了問題。"2024年春節后首個工作日,黃某在米脂縣綜治中心拿到司法確認裁定書時感慨。這起勞務糾紛經調解員多次溝通達成協議,法院當日完成司法確認,為農民工追回欠薪8.6萬元。
榆林法院創新"綜治中心+法官工作站"模式,推動50余名法官入駐12個縣區綜治中心,構建"訴前調解一司法確認一自動履行"解紛鏈條。針對家事、勞資等七類高頻糾紛,建立"調解員包片摸排+法官巡回指導"機制,2024年,榆林法院新收一審民事行政案件4.96萬件,實現連續兩年下降。
司法為民:守護群眾美好生活
16歲的小凡(化名)因家庭教育缺失誤入歧途,榆林市榆陽區"護蕾"少年法庭聯合社工機構,通過12次心理疏導、家庭教育指導,幫助其重返校園。
近年來,榆林法院加強少年審判工作,突出對未成年人的優先全面保護,堅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全面構建"法潤榆芽"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品牌,成立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中心1個,工作站4個,配備專業指導老師9人。針對監管缺位的父母,法官及時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督促其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職責。
2024年,榆林法院持續加大執行工作力度,部署開展冬季清欠"薪"動等專項執行行動,執結涉民生案件1.35萬件55.64億元;創新"執前督促+和解履行+信用修復"機制,為自覺履行還款義務的企業、個人實施信用修復,促使639件案件自動履行,有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
榆林中院代院長常寶堂表示:"全市法院將始終把守護群眾安居樂業作為根本目標,通過高質量審判執行筑牢安全防線,以司法現代化助推市域社會治理效能提升,讓平安建設的成果更多惠及千家萬戶。"
來源:法治周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