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愈演愈烈,特朗普為何先“眨眼”了?中國包機飛往美國,這是中美要就貿易問題進行接觸了嗎?
最近,有美國媒體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關稅上的表現做出了評價,說特朗普正在一次又一次地“膽小鬼眨眼”。什么意思?按照美媒的說法,特朗普在剛推出“對等關稅”政策時,表現得異常強硬,不斷將對華關稅升高,甚至還要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辭職。但如今,特朗普不僅承認對中國保持高額關稅是“不可持續”的,而且還撤回了對鮑威爾發出的辭職威脅。那么特朗普的態度為何會出現如此巨大的變化呢?
分開說,首先特朗普之所以對華示弱,是因為中美關稅戰的結局已定。中國有著全球第一的工業體系,絕大部分產品都能自給自足,已經立于不敗之地。在這種情況下,兩件事的出現則更讓特朗普心慌。第一件,外國資本紛紛涌入中國,加大對華投資力度,其中就包括日本、德國甚至是美國自己的企業。在中國產品幾乎無法進入美國市場的情況下,它們為什么會反其道而行之,加大對華投資呢?原因就在于,它們是擁有長遠戰略眼光的,不在于一時得失,更加看好中國未來的發展前景。舉個簡單例子,以往股市動蕩時,許多投資者會因為不想承擔未知風險而選擇接受部分損失,只求迅速脫身退出,但對于另一部分投資者來說,這反而是個加倉的好機會,這部分投資者為什么選擇加倉?就是因為他們看好這支股票未來的前景。放到中美關稅戰中也是一樣,某些短視的外資不想冒一時的損失,而選擇撤出中國市場,這騰出來的市場空白,就會給其他看好中國市場的資本“抄底加倉”的機會,于是也就有了現在的外資對華投資熱潮,這是外企對中國投出的“信任票”。
第二件,各國的反應也都超乎特朗普預料。近段時間,有4架外國專機飛抵北京,分別是阿塞拜疆總統、日本執政聯盟領導人、伊朗外長,以及瑞士外長。另外,中方還在聯合國安理會舉行了一場針對反美貿易霸凌的非正式會議,80多國選擇出席參會。這意味的是什么?要知道,特朗普對全球“宣戰”,并不是說真的要和全球國家打關稅戰,縱使美國是世界第一經濟體也不可能打得過,特朗普的決勝點在于他能收到多少封“降書”,有多少個國家心甘情愿站在美國這邊。但現在,從各國的反應來看,以中國為首的“反美關稅霸凌陣線”的成員非常多,并且展示出了極強的凝聚力,特朗普要跟80多國打關稅戰明顯打不贏,所以只能選擇示弱。
從客觀上看,中方是給了特朗普一個機會的。前兩天,我財長藍佛安就乘包機抵達美國華盛頓,去參加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中美現在貿易問題很大,必須解決,特朗普如果真的有心的話,就應該抓住這次機會,主動向中方展示誠意。
而特朗普之所以撤回對鮑威爾的威脅,說自己無意解雇鮑威爾的美聯儲主席職務,主要原因可能有兩點:第一,是為了穩定美國金融市場。因為在特朗普要求鮑威爾辭職后,投資者擔心美聯儲無法行使正常職能,這引發了市場恐慌,美國的股債匯再次出現“三殺”局面。所以特朗普僅隔一天就不得不出來“穩定軍心”,說自己并不想讓鮑威爾辭職。第二,總統和美聯儲主席相爭,其中肯定有一個人是要服軟的。為什么?因為這會對美國的經濟造成巨大損害,甚至會崩盤。假設美國經濟真的因此崩盤,責任在誰?特朗普是要付最大的領導責任的。退一步來說,特朗普就是通過打“讓美國再次偉大”這么一張經濟牌上臺的,如果美國經濟在他的任期反而崩盤,就算主要責任不在特朗普,特朗普也難辭其咎。更關鍵的是,明年就是美國的中期選舉,如果特朗普不想被民主黨掣肘的話,就必須要向鮑威爾妥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