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交融的浩瀚長卷中,中非友誼如同跨越山海的精神紐帶,將雙方緊密相連。從鄭和多次到達非洲,海上絲綢之路商船往來,到近代以來抗擊殖民侵略、追求民族獨立,再到如今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取得積極成效,中非合作論壇推動更廣泛合作。不同文明的智慧之光在歷史長河中交相輝映,映照出人類追求進步與互鑒的永恒渴望。當世界在百年變局中探尋現代化道路的多元可能,中國和非洲正以并肩同行的姿態,以南南合作實踐為基礎建構超越地域界限的發展哲學。中非合作正在用腳踏實地的行動,為人類文明互鑒書寫最具時代特征的新篇章,彰顯著發展中國家團結自強的磅礴力量。
當地時間4月23日,以“中國與西非:攜手推進現代化”為主題的首屆西非論壇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拉開帷幕。此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非洲研究院和塞內加爾國家行政學院共同主辦。專家學者圍繞“中國與西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和“三大全球倡議與西非發展”兩項議題展開熱烈討論,共同探索符合自身國情的現代化之路,為應對時代挑戰貢獻南南智慧。
論壇成功舉辦具有深遠意義和影響
2024年8月,習近平主席復信非洲50國學者,鼓勵他們繼續為構建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維護“全球南方”共同利益提供智力支持。中非文明皆深植于歷史沃土,歷經歲月淬煉而愈發枝繁葉茂。中非智庫合作以學術之光照亮中非命運共同體建設,用思想偉力守護“全球南方”共同利益,文明對話孕育出創新火種,并進一步轉化為發展動能。
塞內加爾高等教育、研究與創新部前研究與合作事務主任、達喀爾謝赫·安達·迪奧普大學榮休教授奧利維耶·薩尼亞(Olivier Sagna)告訴記者,就在4月4日,塞內加爾共和國慶祝了獨立65周年。此次西非論壇充分彰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塞內加爾共和國之間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進一步印證了兩國人民間的深厚情誼。
對此,尼日利亞拉各斯大學藝術學院院長阿坎比·穆達西魯·伊盧佩朱(Akanbi Mudasiru Ilupeju)深表贊同,他表示,首屆西非論壇的成功舉辦是一個具有深遠意義與潛在轉折性影響的重要事件,因為它在推動西非地區合作和共同應對挑戰等方面具有巨大潛力。中國非洲研究院、塞內加爾國家行政學院將中國和非洲學者及利益相關者齊聚一堂,積極建設一個強有力的對話平臺,這有助于共同制定戰略規劃,同時加強區域內的經濟和社會聯系。伊盧佩朱說:“我對本次論壇的兩項議題格外關注,因為它們都聚焦投資和區域一體化關鍵事項。從長遠來看,此類論壇所達成的成果,可能會對西非地區的發展路徑及其在全球舞臺上的角色定位產生深刻的實質性積極影響。”他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西非國家能夠在國際舞臺上發出統一而有力的聲音。
拉各斯大學孔子學院副院長,語言學、非洲與亞洲研究系中文部主任章明(Adetoro Olaniyi Banwo)也表示,在非洲國家舉辦中非主題論壇是一項創新舉措,體現了中非合作的深化與拓展,讓世界看到中國高度重視與非洲的交流合作。這是一種積極的方式,有助于學者突破傳統思維,全方位、多維度地探究中非關系新內涵。
中國式現代化為非洲發展提供新思路
中國在遵循普遍規律的同時,立足自身國情,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現代化道路,中國式現代化為非洲走向現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益借鑒。伊盧佩朱認為,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令人矚目。在過去幾十年中,中國在經濟和社會轉型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其速度之快、規模之大,堪稱人類歷史上的壯舉。從數億人口擺脫貧困到躍升為全球經濟大國和技術創新者,中國的發展成果不僅在規模上令人驚嘆,而且展現出獨特的模式。
談及中國式現代化的獨到之處,章明感慨萬分。他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長期探索和實踐的成果結晶,它根植于思想、理念以及旨在改善民生的夢想和行動。此外,中國的漸進式發展道路,彰顯了領導層的創新思維和對社會多元力量的統籌考量。
貝寧《外交標簽》雜志主編埃利澤·埃里貝爾-拉貝爾·阿德約維(Elisée Héribert-Label Adjovi)在發言中提出,非洲可以從六個方面理解中國的現代化道路。第一,中國始終獨立自主地選擇發展道路,從未屈服于外部指令或壓力;第二,中國以開放為動力,持續推進改革進程;第三,中國在快速發展時期,培養了大量高素質公共管理者,打造了一支專業的公共行政管理人才隊伍;第四,中國未曾被西方說服去實施所謂的“休克療法”;第五,中國認為構建市場經濟體制需要各種類型的企業共同發展;第六,中國致力于幫助其他國家實現更快發展。阿德約維進一步闡釋道,中國與他國的合作以平等互利的伙伴關系為基礎,這種合作理念源自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傳統以及儒家“天下大同”的思想。換言之,沒有共同體精神,個人無法成功。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了個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國家與國際社會之間的平衡。中非合作正是中國幫助其他國家發展、進步的生動體現。
“中國自主探索現代化的經驗,以及中國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領域取得的卓越成就,為塞內加爾等非洲國家樹立了榜樣。從農業發展到工業化政策,從教育普及到科研創新,中國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為非洲國家解決了一系列棘手問題,為西非國家獨立自主探索現代化之路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與動力。”薩尼亞如此評論道。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非共同愿景
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演講,首次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世界發展描繪出一幅宏偉藍圖。章明認為,這意味著全人類將攜手共進,努力消除饑餓、貧困、疾病、文盲、戰爭等諸多困擾當代世界的難題,共同締造一個繁榮昌盛的美好未來。“這一理念所勾勒出的是一個團結一心、摒棄霸權行徑與殖民傾向的世界。在過往歲月中,霸權與殖民行為常常帶來對人類和自然的剝削與貶低,給世界和平與發展蒙上陰影。被西方列強殖民和侵略的屈辱歷史在非洲大陸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痕,時至今日依舊清晰可見。”章明分析道,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非洲亟待通過與那些真正尊重其主權、重視其發展的國家攜手合作,向著真正的進步、持久的和平、全面的現代化以及可持續的繁榮邁進。
章明認為,在非洲的現代化進程中,中國當之無愧地成為非洲最值得信賴的朋友、患難與共的兄弟以及可靠的盟友。中國與非洲的伙伴關系是基于有共同愿景的平等合作,中非之間的互助互濟和開創性的交流合作模式,為非洲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也為南南合作樹立了典范。
中國始終是發展中國家的真摯伙伴和真誠朋友,始終與發展中國家心手相連、休戚與共、攜手奮進。談及這一點,阿德約維深有感觸,他表示,2025年4月24日是萬隆會議閉幕70周年紀念日。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后,并未背棄其他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中非合作在中非合作論壇的推動下不斷加強,合作規模日益擴大,合作前景蒸蒸日上。自2000年起,中國通過中非合作論壇與非洲加強了聯系。2024年3月,在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舉行的中非智庫論壇第十三屆會議上,中非學者聯合發表了《中非智庫關于深化全球發展合作的共識》,又稱“中非達累斯薩拉姆共識”,以深化全球發展合作。2024年9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功召開。
“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框架下,‘中非命運共同體’這一概念應是多維度的。”伊盧佩朱表示,“我期待看到中國通過相互支持、共享發展目標以及建立更公平全球秩序的愿景,不斷加強與西非次區域的戰略伙伴關系。對于西非來說,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既帶來了機遇,也啟發了關于實現獨立自主現代化的嚴肅思考。”伊盧佩朱對中非關系寄予重望,認為中非雙方將進一步探討中國在非洲增加投資、基建和技術轉讓等交流合作,切實助力西非國家能力建設與發展議程。
中非合力踐行三大全球倡議
薩尼亞認為,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世界愈發緊密地聯結為一個地球村,各國共同面臨著氣候變化、生態轉型和數字轉型等諸多挑戰。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呼吁集體智慧和共同決策,為國際社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合作與交流范式,值得各國高度關注。
伊盧佩朱告訴記者,從非洲視角看,三大全球倡議為改善全球治理、實現持久和平與發展開辟了路徑。章明也表示,三大全球倡議呼吁世界各國團結協作、尊重多元文化和文明。這將推動中非在政策制定和實踐進程中交流互鑒,助力各國探索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
談及此,章明深有感觸。他以全球安全倡議為例,表示該倡議明確各國應相互支持、平等對話、彼此尊重、真誠互助。中國以實際行動踐行著現代化的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和生態觀,秉持人民需求至上原則,滿足、尊重并實現人民根本利益。這一理念打破了傳統國際關系中的零和博弈思維,摒棄了權力依附模式,根除了群體優越感偏見,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政策工具。中國倡導的互利共贏模式正是當今世界實現和平發展所需要的。
在薩尼亞看來,全球文明倡議的核心價值在于倡導不同文明之間的平等對話與交流互鑒,而非簡單地將某種模式、價值觀或愿景強加于其他國家。全球文明倡議尊重不同文明對價值理念的獨特理解和詮釋,強調在全球性問題面前攜手共進,通過對話與合作尋求共識。“只有當各國人民真正認同這些價值理念時,它們才能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全球價值,進而推動人類社會的共同繁榮與發展。” 薩尼亞感嘆道。
伊盧佩朱表示,非洲國家必須主動參與三大全球倡議的落實,把握自身發展方向。“三大全球倡議的落實需要中國、非洲與世界各國建立真正的伙伴關系,追求互利共贏,共同致力于構建更加公平公正的世界秩序,讓每個國家的聲音和觀點都能被傾聽與尊重。”他補充道。
阿德約維認為,作為“人類的搖籃”的非洲,應加強內部團結,走出一條與人類、自然和精神緊密相連的全球發展新路徑。與此同時,面對新時代賦予的使命,中非雙方需以戰略眼光共育英才,為中非合作薪火相傳孕育希望火種,讓人才交流成為滋養中非關系的源頭活水。
本報記者 劉雨微 練志閑 褚國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