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雁塔法院召開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十年紀暨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通報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發布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典型案例,并回答記者提問。雁塔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尤驥,黨組成員、副院長陳為,速裁審判庭(知識產權審判中心)庭長何燕出席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雁塔法院綜合辦公室主任賈姍主持。
雁塔法院自2015年被最高法院確定為陜西省具有一般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以來,始終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以“規模做大、品質做高、影響做深”為工作導向,持續唱響“賦新雁”新質生產力和“雁知”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品牌,拓展“1+2+N”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體系運用場景,先后被陜西省知識產權局評為“全省知識產權工作先進集體”,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先進集體”,構建“1+2+N”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體系入圍“陜西省2024年度十大法治事件”。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4年,雁塔法院共審結知識產權案件7574件,其中審結知識產權刑事案件52件,近三年收案5475件、結案5478件,調撤率81.3%,判賠金額達5915.9萬元。
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整體呈現出案件總量不斷增長、案件類型較為集中、案件質效穩中向好、案件結構呈多元化轉變的態勢,其中著作權、商標權、不正當競爭糾紛等案件增勢迅猛,侵權主體復雜多樣、疑難案件及涉知名品牌案件增多、新領域新業態案件不斷涌現、電子證據廣泛適用等新特性也逐步凸顯。
此次發布的十個典型案例,涵蓋了專利、商標、著作權、反不正當競爭、商業秘密等案件類型,涉及高新產業、生物醫藥、影視作品、紅色經典等領域,具有較強的代表性,通過裁判彰顯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司法理念,向全社會傳遞保護知識產權、維護公平競爭的強烈信號。
答記者問
中新社記者張一辰:請問雁塔法院在推動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近年來,雁塔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將“抓前端、治未病”理念貫穿到知識產權審判實踐中,持續推動知識產權領域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聚焦協同聯動,構建知識產權多元解紛機制。近年來通過“法院+”多元解紛工作機制,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效果進一步顯現。二是聚焦實質解紛,以示范訴訟助推同類糾紛妥善化解。針對同一權利人提起的多起同類訴訟,選取代表性個案通過“以案釋法、以審促調、以調促解”,取得“審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社會效果。三是聚焦社會治理,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效能。針對審判中發現的涉某行業知識產權糾紛案件頻發的問題,一方面加大調解力度,另一方面,向行業主管部門發出司法建議,規范行業健康發展,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實現雙贏多贏共贏。
西安日報記者劉曉云:剛才介紹了很多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措施和成效,請談談下一步工作打算。
答:我們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一是全力服務創新發展。找準服務保障創新發展的結合點、著力點,加大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司法保護力度,通過司法審判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二是加強競爭秩序維護。依法嚴懲破壞公平競爭、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有效規制各類不正當競爭行為,持續加強對知名品牌、馳名商標、老字號的司法保護。三是全力提升審判質效。持續推進審判團隊專業化,全面提升審判團隊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勇于改革創新,以優質高效司法服務,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區人大、區政協、區委政法委、區委宣傳部、區政府辦、區檢察院、公安雁塔分局、區司法局、區市場監管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新聞媒體記者等各界代表60余人參加此次新聞發布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