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美貿易戰的硝煙已經飄到了航空領域。4月15日多家媒體曝出,中國因為關稅和成本問題,已經暫停進口波音飛機和零件,甚至退還了兩架已生產完畢的飛機。這些消息此前一直被波音"裝聾作啞",畢竟在美國人眼里,中國每年幾百架的訂單量、遍布全國的波音機隊,還有依賴波音零件的維修體系,哪一樣都像是"中國離不開波音"的鐵證。可現實卻狠狠打了他們的臉——中國不僅說停就停,連退貨都不帶猶豫的。
波音CEO凱利·奧特伯格終于坐不住了。4月23日他在采訪中證實,中國確實停止接收新飛機,但他的語氣卻像個高傲的甲方:"我們給中國一個機會,如果他們現在接收今年的50架訂單,我們可以既往不咎。否則這些飛機就要轉給其他國家了。"這話聽著像是施舍,實則透著股子破罐子破摔的味道。要知道,波音去年剛虧了140億美元,今年第一季度又凈虧3100萬美元,現在每架飛機都是救命稻草。但奧特伯格偏要擺出"不差你一個"的姿態,這種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操作,讓人想起那句老話:"死鴨子嘴硬"。
更有意思的是,波音所謂的"其他國家"不過是印度和馬來西亞這樣的小角色。這兩國最近忙著跟美國談關稅優惠,聽說中國退單立馬跳出來"接盤"。可問題是,印度航空想要的是定制化的737MAX,馬來西亞航空連飛機配置都沒搞明白,這種"撿漏"式的訂單能救波音于水火?業內人士一針見血:"他們要的不過是幾架二手飛機,中國才是每年買幾百架的金主。波音放著大客戶不要,去巴結小蝦米,這生意經簡直離譜。"
不過話說回來,波音敢這么硬氣,也不全是虛張聲勢。美國政府最近到處拉幫結派,又是給印度減稅,又是給馬來西亞開綠燈,擺明了要在全球孤立中國。這種霸權邏輯在波音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你不買我的飛機,我就找別人買,大不了讓你以后買不到零件、修不了飛機。可他們忘了,中國早有后手——空客的訂單已經排到2030年,國產C919也開始批量交付。更絕的是,中國連波音飛機的維修體系都在逐步替代,以后就算波音斷供零件,咱也能自己搞定。
這場博弈的本質,是中美貿易戰的縮影。美國一邊加征關稅,一邊威脅脫鉤,結果卻把自己的企業逼到了墻角。波音現在就像個輸紅了眼的賭徒,把最后的籌碼押在中國會"服軟"上。可他們忘了,中國市場從來不是誰施舍來的。當年波音737MAX全球停飛,中國第一個站出來禁飛;現在貿易戰升級,中國同樣不會慣著這種"店大欺客"的毛病。
有人說波音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話一點沒錯。當年為了趕工737MAX,波音壓縮研發時間、克扣供應商貨款,結果導致兩起空難,口碑跌到谷底。現在又為了短期利益,把中國市場當人質,這種"吃相難看"的操作,只會讓更多國家對波音敬而遠之。反觀中國,一邊擴大空客訂單,一邊扶持國產大飛機,早就做好了"去波音化"的準備。
這場較量的結局其實不難預測:波音若繼續跟著特朗普政府的霸權邏輯走,最終只會失去中國這個最大的市場。而中國,正用實際行動證明:在核心技術和市場話語權面前,任何威脅都是紙老虎。至于波音所謂的"再給中國一個機會",不過是他們最后的遮羞布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