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有時候像個菜市場,你永遠不知道大家為什么吵架。
前幾天剛刷到一位外賣小哥的帖子,說自己在美團跑了6年外賣,攢下77720單。
算上正常的單價,以及平臺給的活動獎勵,他基本能做到月入過萬。
即便是在廣州這樣的大城市,也比一些打工族要高了。
作為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小哥覺得自己能用雙手和電動車,養活一家人,沒有讓妻子孩子過得很辛苦,是件值得驕傲的事。
小哥還說了,感覺現在很多人對他們有誤解,覺得他們特別慘,覺得他們和平臺勢不兩立。
但其實不是的。
他就很感謝平臺能給他賺錢的機會,也給了他一份勞動者的尊重。
還說現在大家跑單都很自由,平臺不會逼著他們做什么事。
這哥們本意只是想聊聊自己的真實經歷和感受,結果評論區炸鍋了。
很多網友涌上來罵他是“跪久了的牛馬”,是“奴隸替地主說話”。
是不尊重自己的勞動者屬性,閉著眼睛昧著良心瞎說話。
嘲諷他收錢背刺階級的,內涵他不把自己當人的,比比皆是。
字里行間就一個意思,暗示他說的不是真相。
他們覺得這騎手身為打工人,替老板說話,一定不是好人。
多半是收了好處。
末了還要陰陽怪氣一番,讓他“培養孩子繼續送外賣”。
另一些人,直接不信他是騎手:
“哪個外賣員有時間打這么多字?”
“真騎手都在送單,誰有空說話,假透了。”
“誰家騎手這么文采斐然?”
“你研究生畢業來送外賣?”
騎手搞不懂,明明他只是說出了自己看到的、經歷的,但在網友眼里,卻成了他騙人、他撒謊、他收錢給資本家當發聲機器的證明。
甚至反駁和攻擊他的大部分網友,也沒真送過外賣。
只是看了太多外賣騎手過得很慘的敘事,就自然而然地帶入了所有人。
其實關鍵在于,他們說的真話,并不符合這些網友們的想象。
以前有人在網上指導牛吃草,說要吃得規整才有牛德。
如今不過是故態復萌,仗著手持鍵盤,就開始云指導騎手該怎樣送單怎樣生活。
純粹是外行指導內行了。
我追根溯源過,發現這波針對騎手們的網暴,源于一則已經被澄清的謠言。
有人惡意炮制了“去其他平臺跑單會被美團封號”的言論,引人遐想。平臺早已辟謠。
很快又有記者跑遍北上廣深,實地采訪騎手求證,發現這事根本不存在。
大家接單的APP該裝幾個還是幾個,完全沒有受到影響。
還有騎手曬出了手機截圖頁面,證明兩個平臺都可以正常接單。
大家想怎么接就怎么接。
為了進一步強化真實信息,美團后來還出了合訂本。又推了一遍辟謠通知,還又發了一則說明回懟。
可惜辟謠總是沒有造謠快,總有人對謠言深信不疑。
于是,那些替平臺說話的騎手就成為了醒目的靶子,屢屢被攻擊。
“一生都是當牛馬的命。”
“目光短淺。”
“活該沒有五險一金。”
有個美團大哥發視頻,掏心掏肺講自己的故事。
只有初中學歷找不到工作,還欠了債,后來靠著跑外賣才還清。
他身邊也有很多有相似經歷的人,都很感謝平臺“拯救”他們,給了他們重新生活的底氣。
所以他們特別認可平臺,也很有歸屬感。
如此勵志的故事,你以為評論區會感慨勞動者有感恩之心,會為他過上好日子而慶祝?
大錯特錯。
快兩千條評論,幾乎全是罵他的。
罵他天生就是當奴隸的命,已經被平臺馴化了。
罵他沒有思考能力,怪不得學歷低,連豬都不如。
“豬要被殺了都會掙扎,怎么人還幫忙數錢呢?”
還罵他只有這個認知,難怪以前會負債,生活過得這樣都是自己造孽。
“只配當騎手,只配過苦日子。”
有些發言罵得太難聽了,乍一看,還以為大哥做了啥壞事。
完全沒有啊。
他只是作為一個普通的勞動工作者,選擇了無愧于自己的工作方式,甚至還清了負債,過上了比以前更好的日子,這難道不值得他高興嗎?
他只是真誠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真誠地分享自己的心情。說到動情處,眼里甚至泛淚光。
怎么就引得這么多人一擁而上,發起攻擊呢?
這些人信誓旦旦要讓騎手們站起來賺錢,呼吁他們不要被平臺壓迫,要自強要清醒,但你問他們初中學歷如何養活全家人,他們立馬沉默了。
這還不荒唐嗎?
《哪吒2》里說,“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動。”
現實再次證明了這句話的含金量。
這幫聲勢浩大的網友,早就為外賣騎手們預設了劇本:外賣平臺必須是黑心資本家,騎手必須是苦大仇深的受害者。
所以不管騎手怎么解釋,其他人怎么講道理,他們就是不相信。甚至越是被反駁,越相信自己是對的,相信自己的認知高于他人,相信眾人皆醉我獨醒。
而當這些被誤解的當事人主動站出來,想要說出實情時,他們又會捂住耳朵,大喊“你說的都是假的”、“我不聽我不聽”。
更糟糕的是,隨著外賣大戰的發酵,網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無差別攻擊的網友。
以至于輿論演變成了,不管是騎手、商家還是消費者給平臺提建議,都會遭到大量謾罵和詆毀。
商家細陳自己不想上新平臺的理由,被說是沒見識、沒良心。
消費者發帖抱怨申請退款太慢了,被評論區斥責為“對家黑子”。
路過的正義網友呼吁大家不要罵騎手、不要被輿論帶著走的,也全成了收錢的“水軍”,甚至還“不是人”。
逼得很多人發帖前都開始疊甲強調自己只是個普通群眾:“我非常支持XX平臺,我只是有些建議想提。”
實際上,行業有新平臺進入是好事。
任何領域都是有競爭才能有進步,但是不講道理、不聽建議的輿論風氣,卻讓一切變了味。這難道不是害了平臺嗎?
當然,無差別攻擊的人并非真的在為騎手們發聲,本質只是在借機發泄情緒。這種高高在上的“精英凝視”,既不理智也不客觀,只會用立場掩蓋真相。
其中大多數,不關心這些騎手過得好不好、這些平臺到底靠不靠譜,只是單純想要找個由頭來發泄自己的情緒,來搞網暴。
昨天,他們攻擊高三學生熱血發言,是被洗腦了。
今天,他們嘲諷外賣騎手跪久了,不知道站起來。
明天,他們依舊會轉換槍口,對另一些事破口大罵。
當然,他們眼中這不叫網暴。他們自以為是在伸張正義。
他們把自己當做是正義的勇士,是勘破迷霧的福爾摩斯,是道德標兵,是公正的蜻蜓隊長,是唯一可以代表真相的群體。
如果他們不打出那些惡評,世界就要被壞人占領了。
如果搞錯了呢?
“正義無罪啊。即便真的冤枉了,那也只能怪別人運氣不好。”
“我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我們的本心是好的,下次再遇到類似的事情,我們還要勇敢發聲!”
于是他們開始尋找下一個“受害者”。
這種想法帶來的危害顯而易見,除了一個又一個血淋淋的案例之外,還會讓大家在鋪天蓋地的集體情緒中,將理智、真相、邏輯全都被掩埋了。
結果是,你越是偏激,贊同你的人就越多。你越呼吁平和,就越多人來罵你。
回到現實,騎手們也根本不需要這些網友的“正義發聲”。
對于很多騎手來說,選擇這份工作是自己審時度勢、反復衡量的結果。
收入穩定、多勞多得、時間自由,都是它的好處。
如今的福利保障也越來越完善了。
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各省市外賣騎手的月均收入均高于當地的月最低工資標準。
一些勤勞的小哥靠著這份工作穩穩跑贏多數人。
有很多做了五年十年的老騎手,他們靠著送外賣在老家蓋了新房子、還完了房貸、供孩子讀了大學,養活了一大家子。
還有個大哥十年前開始跑外賣,第一年就賺夠了村里新房的裝修錢。
他說自己“從來沒覺得跑外賣低人一等。”
還能拍著胸脯、大大方方地告訴孩子:“你身上穿的,吃的,用的,住的房子,都是你爸媽我們跑外賣掙來的。”
實際上,外賣騎手們就是一群普普通通的職業藍領啊。
很多不明是非的網友卻非要把他們弱化成“慘兮兮的牛馬”。
擱誰,能受得了別人這樣編排自己?
對他們來說,平視比俯視可貴,尊重比同情重要,理解比獵奇重要。
當然。
我們承認,風里來雨里去的外賣從業者確實很辛苦,但絕不至于需要全社會投向俯視的目光。
現實是,我們每個人從事的職業,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陷。
寫字樓里的白領,和馬路上的藍領們,都一樣會在職場上面臨取舍、抉擇,甚至妥協。
可誰不是為了幸福生活拼盡全力呢?
就像那位被網暴的老哥說的,送外賣不丟人,也不需要同情。
靠著正當工作自食其力,不偷不搶,有什么丟人的?
不勞而獲才丟人,投機取巧才丟人,網暴別人才丟人。
作為旁觀者,如果無法身體力行幫助解決實際問題,至少別對他人的生活指指點點。
不知道涌入騎手評論區謾罵的都是什么人,我甚至希望那是專業的水軍或黑子,因為至少能證明這不是真的,網絡的戾氣還沒有那么重,這個世界也沒有那么壞。
雖然很艱難,但謾罵之外,還是能找到些許理解的聲音。
也希望大家以后刷到那些為騎手發聲的文章或者視頻,不妨先放下“他們很慘”的負面濾鏡,聽聽他們真實的聲音。
與其在評論區里拿鍵盤當武器,舉著放大鏡摳字眼,不如心平氣和接受現實,給認真生活的普通人點個贊。
網友們愛用什么平臺點外賣,當然是網友們的自由,只是沒必要把對平臺的情緒轉嫁到騎手身上。千萬別讓騎手成為平臺商戰的炮灰。
說到底,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人,都有權收獲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