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19日,以“人工智能條件下課堂教學方式變革”為主題的第七屆“課堂變革與教學領導力提升”專題研討會在深圳市南山區盛大舉行。南山區以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在AI驅動“創新教學形態”方面的探索創新成果為例,向全國展示構建“人工智能+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示范經驗”。
據悉,本屆研討會圍繞在教育強國建設征程中,課堂變革與教學領導力提升路在何方?人工智能條件下,課程教學方式變革的目標與路徑又有哪些?等問題展開了深度分析。
本屆專題研討會由《中國教育學刊》雜志社、南山區教育局聯合主辦,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承辦,國育未來教育科學(深圳)研究院等單位協辦。本次會議旨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呼應《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的“以教育數字化開辟發展新賽道”的戰略要求,推進學校教育適應新時代、滿足新要求、解決新問題。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師范院校專家、中小學校長、教師代表共1000余人共聚一堂,共探智能時代教育新生態。
與會領導嘉賓合影(南外集團供圖)
數智時代教育變革
在18日上午的大會開幕式上,中國教育學會第九屆理事會副監事長楊念魯在致辭中提出四個問題:人工智能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教育教學方式?人工智能條件下,學校需要著重培養學生哪些關鍵素養和關鍵能力?在人工智能形成的未加甄別的信息海洋里,如何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當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都發生根本性變革的時候,教師的角色如何重新定義?他認為,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必須做出前所未有的大變革。誰不變革,誰就會被時代的洪流所拋棄。
在隨后的主旨報告環節,當代教育名家、課堂文化發展聯盟理事長馮恩洪就數智時代的教育變革提出六點建議:回到原點,追問教育的本質;問道方圓,平衡規范與自由;學生為本,尊重成長的節律;系統思維,構建育人的生態;道術結合,融合理念與方法;差異發展,激發個體潛能。
當代教育名家、課堂文化發展聯盟理事長馮恩洪(南外集團供圖)
北京師范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執行主任余勝泉提醒廣大教育者警惕“認知外包陷阱”。他認為,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認知外包成為必然。但認知外包陷阱也如影隨形,其破局之法就是要發展核心素養,平衡、連接內外部認知。
教育數字化與人工智能發展,離不開科技界的深度參與。商湯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傅慧、醍摩豆智慧教育研究院院長吳權威分別從AI賦能學習、AI賦能課堂及教師專業發展等方面,闡釋業界在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方面的深度探索和成效成果。
18日下午舉行的是規模盛大的課例展示活動。28節展示課競相綻放、精彩紛呈。授課者都是來自全國各地中小學的優秀教師,參與主持、點評的則是來自全國各地學校的負責人、教科研專家等。其中有7節課由南外集團教師執教。這些課堂大多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充分展示了AI賦能的課堂新樣態。
19日上午,小初與高中兩場校長沙龍同步舉行。在高中會場,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中國教育學刊》主編王定華首先作了題為《以教育家精神引領骨干教師成長》的精彩報告。隨后,在特約國家督學劉根平的主持下,東北師范大學校長助理、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邵志豪,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黨委書記歐陽玲,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黨委書記、南外高級中學校長梁明,上海市建平中學黨總支書記鄭朝暉,杭州七中黨委書記夏峰平等五位中學領導,就人工智能條件下高中教育變革進行了兩輪精彩的對話。
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中國教育學刊》主編王定華(南外集團供
在小初會場,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教授褚宏啟帶來了主旨報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隨后舉行的主題為《回歸教育本質——從生命主體性到師生共同課堂》的校長沙龍中,重慶市人民小學校黨委書記楊浪浪,天府四中副校長彭世坤,杭州天長小學黨總支書記、校長樓朝暉,武漢市武昌區中華路小學校長羅宏文,西安市高陵區第二實驗小學校長高翠青,上海市建平中學西校校長董永剛等作為特邀嘉賓,在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劉來兵的主持下,從“如何喚醒學生生命主體性的個體覺醒”、“教師隊伍高質量建設的團隊賦能”和“走向師生共生成長的生態重構”等三個方面展開了深度探討。
高中會場校長沙龍(南外集團供圖)
“人工智能+課改”的“南山行動”
此次全國學術盛會在教育強國建設開啟新征程,教育數字化與人工智能一日千里的背景下召開。會議緊扣時代命題、聚焦前沿課題、理論聯系實踐、深度融合課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得到各方面與會者的高度肯定,為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革新凝聚了新力量、提供了新思路、描繪了新藍圖。
而對于聯合主辦本次大會的南山區教育局來說,這不僅是一次面向全國教育同行展示與交流的寶貴機會,更是借助教育數字化及人工智能發展謀劃新一輪教育改革創新的重大契機。
南山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南山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珺在會上指出,南山豐富的科技創新資源為南山教育改革發展提供強大創新驅動和專業支持。早在2019年,南山區便開始在小學五年級、初中八年級、高一普及人工智能課。去年新課改兩周年之際,南山區發布的四個關于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的改革文件,就有兩個圍繞人工智能新科技創新應用。“我們希望通過一系列行動,重構教學環境,創新教學形態,形成南山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態體系,更好地探索大規模因材施教的個性化育人實踐,培養出更多創新人才。”
楊珺最后表示,南山教育將以更大的決心與魄力,以更大的力度,在更深更廣的范圍內推進教育數字化及人工智能教育,讓改革創新成為南山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動力。
南山教育的先行探索得到與會領導、專家的高度肯定。中國教育學會第九屆理事會副監事長楊念魯認為,南山區這些年在“人工智能+課改”方面開展了諸多富有成果的探索。《中國教育學刊》編委會副主任馬憲平表示,南山教育始終以“敢為人先”的魄力推動優質均衡發展,近年來,在AI賦能教學、集團化辦學等領域樹立標桿,為全國教育創新提供了鮮活樣本。南山區教育局描繪的“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礎教育先鋒城區”的藍圖,讓大家對AI時代南山教育的引領作用充滿更多期待。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南外高級中學教師周舟進行課例展示
“南外集團”開啟數智時代新征程
對于三十而立的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而言,承辦本次全國學術大會更是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正如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黨委書記、南外高級中學校長梁明所言,這樣一場國家級的學術盛會落子南外,是對南外的認同與信任。南外人不僅是會議的籌備者和參與者,更是學習者和最大受益者。
在大會主旨報告環節,梁明作了題為《數智重塑南外高中教育新樣態》的精彩報告。人工智能背景下,南外教育集團的探索包括確立“基于立人而創新”的教育邏輯,構建“一體兩翼”的南外人才模型,實施“三駕馬車”齊頭并進的分類教育舉措,重構數智協同時代教育生態等。
在向全國同行匯報時,梁明校長特別提到南外“像樹一樣成長”的育人理念。他說,南外創辦30年來,走過的是一條強大并行的路,而其背后的邏輯,就是一直秉持“像樹一樣成長”的理念。這一理念不僅滲透到課程里、教師隊伍建設中,也融化在校園環境、育人氛圍、學校文化中。19日上午校長沙龍正式開始前,與會代表們參觀了南外校園。高中部的圖書館、文化墻、小廣場,以及規劃建設中的科學交互空間、車庫實驗室,都引起了大家濃厚的興趣。
作為活動主辦方,《中國教育學刊》編委會副主任、北京教育學院原黨委書記馬憲平在向南外辦學三十周年獻上祝賀與祝福的同時,也充分肯定學?!跋駱湟粯映砷L”的育人理念。他稱贊南外在課程改革、國際教育、科技創新等領域碩果累累,培養了一大批具有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的卓越學子。在而立之年,南外教育集團承辦本次高規格學術研討會,既是學校辦學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對新時代教育使命的主動擔當。(張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