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立即關注
4月22日,格力電器臨時股東大會交出一份滿分答卷——董明珠再次當選格力電器董事長。
在投資者關心格力如何推進管理層年輕化的問題上,這位中國企業界常勝女將給出了標準董氏回應:格力重視人才培養,不以年齡和資歷衡量,而看重思想年輕化、創新能力和責任心。
緊接著,她又擲地有聲地宣告:"絕不用海歸派,只在國內高校里培養自己的人才",甚至直言不諱:"海歸派里有間諜,我不知道誰是誰不是。"
這番言論,不愧是老當益壯的董姐風格。
在當下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簡歷石沉大海的絕望時刻,董明珠的發言無異于對"國產替代"戰略的一記重磅炸彈。
可以想象,無數迷茫的應屆生聽聞此言,熱淚盈眶地奔向格力總部,排起長龍般的面試隊伍。
光是打印簡歷這一項,就能讓珠海周邊的打印店起死回生,拯救至少十五家瀕臨倒閉的復印店。
感謝董明珠,解救了一個產業鏈。
在中美關系如履薄冰的敏感時期,董大姐更是給那些拼命擠破頭出國、或者剛被美國拒簽的留學生們,送上了一記漂亮的迎頭痛擊。
"走地雞"式的中國本土人才聞訊后興高采烈,他們終于不用再為沒出過國、英語只會"Hello"和"OK"而自卑。
原來,這些劣勢在董明珠眼中統統變成了閃閃發光的優點——至少證明你不是間諜!
這種思維方式真是絕妙。按照董氏邏輯,出國留學的全是潛在危險分子;國內畢業的則全是忠誠可靠的愛國青年。
這種簡單二分法,不知比清華的數學系教授高到哪里去了。
畢竟,人家復雜的數學原理都要分類討論,而董大姐看人只需一個標準:是否海歸。
如此高效的人才篩選機制,不知能為格力每年節省多少招聘成本。
更值得贊賞的是,董明珠堅定地響應了"反壟斷"的時代號召。
她深知,不能讓手機廠商獨享"愛國飯"的流量紅利。
她把愛國精神和堅定思想方針像防彈衣一樣穿在身上,成為了一位全副武裝的當代慈禧,讓人不敢輕易質疑。
畢竟,誰敢說董明珠不愛國?那人必定是間諜無疑!
格力空調雖然制冷,董明珠卻讓我們的人心沸騰,仿佛點燃了冬天里的一把火。
面對她的戰略眼光和高瞻遠矚,我們忍不住要用她最討厭的外語贊嘆一句:"Oh! So awesome!"
當然,董明珠對海歸的深惡痛絕也不是說說而已。
最近,她就把從香港大學畢業的評測達人王自如趕出了格力電器。
一個從香港畢業的人,在董明珠眼中已經是難以容忍的"海外勢力"。
這種忍痛割愛、壯士斷腕的氣魄,讓人不禁想象:或許不久的將來,格力會發明一種只有本土純種格力人才能說的新語言,用來交流企業機密,徹底杜絕外國間諜的滲透。
格力的內部會議將不再使用普通話,而是采用董氏方言——"格力話"。
更讓人驚嘆的是董明珠的判斷力。在當下前所未有的國際人才爭奪戰中,其他國家都在放寬簽證政策,吸引全球高端人才,而董大姐卻高瞻遠矚,反其道而行之。
在她看來,那些在世界頂尖學府接受教育的中國學子,不過是被西方價值觀洗腦的"間諜",不值一提。
相比之下,那些從未見過世面的本土人才,反而純潔如白紙,可以任由格力集團描繪藍圖。
看來,格力未來的研發方向必然是另辟蹊徑,絕不會跟國際接軌。
畢竟,董明珠已經斷絕了與國際接軌的可能性——連看過外國教科書的人都不要,何況那些懂得國際標準的"間諜"呢?
董明珠的崛起之路,為我國無數企業家指明了方向:不需要國際視野,不需要海外人才,只需要一張愛國的嘴,和一顆拒絕一切"異見"的心。
如此簡單的成功秘訣,不愧是中國特色的企業管理學。
在董明珠的光輝領導下,格力電器已經完成了歷史性轉變——從"格力掌握核心科技"到"格力延續華夏血統"的偉大飛躍。
以后格力的產品說明書上,再也不用寫什么"自主研發""技術創新"這種俗氣詞匯,直接標注"純種本土工程師設計""零海歸參與"才夠震撼。
產品出廠檢測不再檢驗質量和性能,而是測DNA純度和愛國含量。
相信不久的將來,格力會推出"純血統系列空調"——采用百分百國產零件,由從未踏出國門的純種中國人組裝,連使用說明都只有簡體中文版。
每臺空調都將配備一個智能檢測系統,一旦發現使用者說了外語或者思想有問題,立刻停止制冷并自動舉報。
想想看,這將是多么令人振奮的創新!
到那時,董明珠就可以驕傲地宣布:格力,是唯一一家能確保用戶血統純正的家電企業。買了格力空調的人,不僅享受了清涼,更加證明了自己的愛國純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