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展今天迎來首批專業觀眾。懂車的“行家”們忙碌地穿梭于面積再創新高的展區內,一邊掐著時間趕著新車發布的場子,一邊驚喜地發現,主打“擁有聰明大腦”的智能汽車頻頻出現、亮點紛呈。
今年的車展上,智能駕駛相關產業鏈的龍頭企業們,紛紛帶來了自己的首發新品。華為發布的新一代智能駕駛系統,將智能安全放在重要的位置,聚焦大霧、雨雪等天氣下對障礙物的識別。與華為有密切聯系的賽力斯問界,在本屆車展期間通過“生命保護”“車身防護”“健康呵護”“隱私守護”四個方面來打造出智能安全體系。此外,在智駕領域同樣獲得較高認可的小鵬汽車宣布,即將開啟AI智能輔助駕駛安全訓練營,向消費者強化輔助駕駛的能力邊界。
記者注意到,今年參展的汽車科技企業里,不少都是新面孔。其中既包括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企業,也有商用L4無人駕駛企業,還有輔助駕駛企業,以及半導體和芯片公司。在過去的一年中,國內大部分主流新能源車企宣布已經進入了智駕第一梯隊,而在今年第一季度,奇瑞、長安、比亞迪等國產品牌紛紛官宣在智駕領域發力,汽車智能化技術獲得高速增長。同時,各大車企摒棄了此前“零接管”等花式營銷概念,各類新品更安全、更智能和更國際化的發展趨勢,折射出車企未來的戰略布局重點。
此外,智能座艙成為本屆車展的一大亮點。專注于汽車行業領先的AI公司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王曉剛就表示,智能座艙跟智能駕駛通過AI形成有機結合,可以進一步大幅降低事故率,提升安全邊界。致力于為汽車主機廠商提供實時3D開發工具和服務的國際知名廠商Unity中國,這次也來到車展現場。公司CEO張俊波表示,目前公司已與聯發科、紫光展銳等多家廠商建立深度合作,針對國產芯片實現底層優化,進一步優化智能座艙的功能。
每一場“大秀肌肉”的發布現場,都意味著,科技與汽車的深度融合,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在智能汽車上的應用,已經成為行業創新的新熱點。但值得注意的是,本屆展會上,各大車企在不遺余力地進行智駕技術創新的同時,不約而同地強調:當前階段,智駕的本質仍然是“輔助駕駛”,“安全第一”是必須嚴格落實的首要理念。
近年來,智能駕駛技術快速發展,L2級(輔助駕駛)功能迅速普及。但事實上,“輔助駕駛”并不等于“自動駕駛”,L2級(輔助駕駛)和L4級(自動駕駛)并非同一技術的不同階段,而是完全不同的“物種”。從國家標準《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的界定來看,目前車企廣泛傳播的“智駕”,也仍然屬于L2級系統,在本質上仍然屬于“組合駕駛輔助”,駕駛主體仍然是駕駛員,而不是汽車本身。
不過,由于此前對“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的混淆宣傳,以及公眾對技術邊界的認知偏差,相關交通事故頻發,也導致智能駕駛的信任度面臨嚴峻考驗。為此,工信部近日也發布了指導意見,要求嚴格區分“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嚴禁對“輔助駕駛”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
汽車評論員李國安認為,本次車展上透露出的信息表明,工信部的指導意見,強化了不同級別輔助駕駛知識的普及,明確了相關操作中駕駛人和車企的責任,能夠更好地幫助車企傳播正確的觀念和理念。這不但不會限制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反而將有助于推動科技與汽車的深度融合。智能輔助駕駛的技術研發仍會繼續,但與此同時,讓車企在宣傳推介方面主動念起“緊箍咒”,毫無疑問將有助于行業更加專注于技術本身、專注于更加安全。無論對于行業自身發展,還是對于消費者來說,這都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大好事。相信在技術與責任的“雙驅動”之下,汽車行業發展將行穩致遠。
看看新聞記者: 金梅 陳昱卉 游瑋
編輯: 陳昱卉 游瑋
責編: 金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