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車展,沒有了流量和喧嘩,更多是車企腳踏實的戰略落地,這其中尤其以合資品牌為甚,在市場轉型進入成熟期與穩定期之后,合資品牌的優勢即將被放大,于是我們看到諸多合資品牌在車展當中規劃了品牌后續的發展路徑。
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東風本田,面對中國車市電動化與智能化浪潮的全面沖擊,這家老牌合資企業以“創未來2030”戰略為核心,展現了從燃油時代向電動時代跨越的決心。
與此同時,在這場轉型中,東風本田的底色依然清晰:如何平衡燃油車基盤與新能源增量?如何在電動化洪流中延續本田的“駕趣”基因?這些問題在發布會后的群訪中被逐一拆解。
#“兩條腿”并行,把路走穩#
對于中國市場來說,盡管轉型的熱度極高,但是燃油車市場并不會在短時間內褪去,并且根據市場預測,中國市場還將保有一千萬輛的燃油車規模。
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潘建新表示:“目前油車在東風本田銷售結構里面還是占主力,東風本田在終端維系的要點,是 “穩定”加“優化”。從去年開始,東風本田對終端價格的管控和終端客戶的維系,以及對網絡的穩定優化不斷進行調整。”
與此同時,其還提到:“東風本田會按照既定的打法和市場的變化,來調整產銷量的結構和節奏,同時在850萬已有的客戶基礎上,提升現有的燃油車的競爭力,包括年度換型和中期改款,推進油電同智,更好的去服務客戶。”
至于新能源的轉型,東風本田在前段時間向市場推出了S7這款車,并且在此次車展上帶來了全新的GT車型,逐漸豐富的電動化產品也將依托現有產品所帶起的品牌效應,逐漸成為市場的全新選擇。
此外,據渡邊丈洋介紹:“東風本田“創未來2030”的戰略,計劃在2030年之前累計會推出10款以上的新能源車型。” 配合后續年度改款、油電同智策略,以及精準的終端價格管控,東風本田將穩住850萬存量用戶的基本盤。
#轉型的突破點在哪?#
潘建新在采訪環節之中坦言,東風本田近幾年的電動化路徑曾因最初的油改電受到過爭議,也算是走過彎路,但是如今通過不斷的探索,已經找到了轉型的突破點,并且將堅定地走下去。
那么針對電動化的轉型,最重要的一點是什么,毫無疑問是本土化的轉變,目前中國汽車市場是全球新能源最大的市場,中國市場的需求往往更具代表性,于是我們就看到了東風本田在產品層面的調整。
關于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潘建新表示:“未來東風本田將導入更多符合中國用戶使用需求,滿足中國客戶期待,和符合主流市場的新技術,來加強東風本田的電動化產品競爭力,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
可以看到,東風本田是一個“聽勸”的合資品牌,之前合資品牌被消費者詬病在智能化領域是一個短板,但是如今短板已經被補齊,同時后續還將植入更多的智能體驗。
渡邊丈洋提到,東風本田正與Momenta、DeepSeek等中國本土科技企業深度綁定,試圖在智能駕駛和AI領域“換道超車”。此外,本田全球首個新能源工廠在武漢投產,數字化與智能化生產線的落地,標志著其制造體系的重構。
與此同時,其還表示:“東風本田作為合資企業,會依托央企東風集團的優勢資源,結合“技術本田” 的產品優勢,把中國在汽車智能化技術、電動化制造領域的領先技術,與本田的技術進行有機融合。提升造好車的硬實力,增強高智能的軟實力,加速本田技術本土化落地,讓產品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的期待,從而打開市場新局面。”
#安全與駕趣:本田精神的電動化表達#
不管是燃油車還是電動化產品,未來的轉型階段,一個成熟的品牌會在產品之中注入靈魂與精髓,對于東本來說,安全與駕趣便是兩個重要的體現。
近一段時間,諸多品牌在消費者的使用環節當中爆出問題,有威脅安全的產品品質問題,也有夸大宣傳的負面事件,以至于行業以及國家層面都出手治理,沒錯,很多新造車在追趕時代潮流的時候忘記了造車的底線,而東風本田則是始終將安全作為產品最重要的產品點之一。
“安全不是口號,而是舍得投入、敢于較真的實踐。”龔熙的發言直指行業痛點。
東風本田位于武漢的新能源工廠,智能化裝配設備和全流程數字化追溯系統,試圖將本田的“零缺陷”理念移植到電動車生產;同時,在已經上市的S7上面,很多看不見的地方東風本田都是重金投入,高強度鋼材以及安全設計貫穿整個產品以及造車理念。
比如覆蓋車身68%的高強度鋼、1.2萬噸一體式壓鑄工藝打造的鋁制電池殼體,以及15層720度防護體系等等,隱性的產品特性,如今東風本田要講出來,畢竟對于消費者來說,真正的安全便是來自于實打實的硬核守護。
與此同時,本田的另一個特性就是駕駛樂趣,那么在電動時代,東風本田又將如何延續駕控基因?
渡邊丈洋強調:“電動車不僅是快,而是可掌控的快。”這一理念或將成為差異化突破口。例如,通過底盤調校、電控系統優化,讓電動車在加速性能與操控穩定性間找到平衡。若能將燃油時代的“人車一體”體驗轉化為電動車的獨特標簽,東風本田便能跳出“參數內卷”的泥潭。
可以看到,東風本田在這種快節奏的造車時代之下,沒有浮夸的宣傳,也沒有遙遙領先的口號,其所堅持的還是以用車體驗為根本的造車理念,這一點在當下浮躁的汽車市場,算是行業的一股清流,同樣對于消費者來說,也是一種福音。
#東本的 “中國式突圍”將持續#
都說2025年是合資公司轉型的機會點,這背后的原因很簡單,隨著新能源市場逐漸成熟,消費者需要更具品質的產品,此前為了追趕風口涌進來的快消品將被淘汰,合資品牌的造車底蘊開始顯現。
對于東風本田來說,要做的事情有四點,其需要依托母公司的技術背書,又需深度融入中國產業鏈;既要守住燃油車利潤,又需在新能源市場殺出血路。
目前其新能源雙品牌戰略、本土化合作已經成為其后續發展的主要路徑。靈悉品牌將作為吸引年輕消費群體的抓手,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本田在電動化時代對于產品的理解,進而增加用戶粘性,已經發布的S7以及GT,則將依托當下行業的前沿技術,給到消費者最為純正的本田駕趣以及中國領先的智能體驗。
電動化的轉型對于東風本田來說更像是一場靈魂的再造,不過其已經摸清了市場的需求以及發展路徑,我們有理由相信,更成熟的產品、更踏實的造車理念、更具品質的安全感,是東風本田面對后續轉型突圍的核心殺手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