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崇連線小村班列繼去年首次發車后,日前再次啟程,載著靜安區的近30名居民,從天目西路街道駛向崇明。這條從靜安直達崇明的特色班列,是兩地深化合作的重要成果,旨在帶領市民沉浸式體驗新鄉村,激活多元消費場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此次班列線路串連起城橋鎮長興村、建設鎮三星村、豎新鎮豎河村三個村落,為市民帶來豐富多彩的鄉村體驗。
在城橋鎮長興村,市民們走進“魚米文化館”,通過圖文展示和實物陳列,深入了解當地農耕文化、農業發展以及鄉村振興成果。村中小集市上,土雞蛋、萵筍、甘蔗等農產品琳瑯滿目,吸引眾人駐足選購。“我買了牛心菜、萵筍等蔬菜,品質好還實惠。這樣的購物體驗太棒了,下次有機會還要再來。”一位市民拎著滿滿當當的購物袋開心地說。
在長興村金瓜種植基地,工作人員向市民介紹金瓜的生長周期、種植技術等知識。隨后,市民們拿起農具,參與澆水、施肥等農事體驗活動,感受田間勞作的樂趣。現場還舉辦了崇明金瓜預售活動,市民們熱情高漲,紛紛預訂。
此外,市民們還來到建設鎮三星村,體驗櫻桃采摘活動,購買新鮮的村產蔬菜;在豎新鎮豎河村赤松茸基地,市民們近距離了解赤松茸的生長環境與培育過程。
在市民沉浸式體驗鄉村風情的同時,兩地在深化合作上也邁出了新步伐。當天,“崇明駐村·城鄉融合第一書記聯絡點”在城橋鎮長興村、豎新鎮豎河村正式掛牌成立。該平臺的搭建,為城鄉之間的溝通聯系、資源對接提供了有力支撐,也與之前在靜安愚園路掛牌成立的“第一書記服務點”形成呼應,在“你來”“我往”的互動中促進城鄉融合。同時,城橋鎮長興村黨總支與靜安區天目西路街道河濱融景居民區黨總支舉行結對共建簽約儀式,未來雙方將在資源共享、活動聯辦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據悉,靜·崇連線小村班列的誕生,源于靜安與崇明兩區多年良好的結對幫扶關系。在崇明區農業農村委和靜安區商務委共同指導下,靜安區派駐崇明的掛職干部和駐村第一書記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聯動靜安區優質社區商業資源,打造出這條獨具特色的城鄉聯結通道。
“崇明島作為上海的‘后花園’,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鄉土文化底蘊,鄉村發展潛力巨大;而上海中心城區消費市場活躍,市民對高品質鄉村體驗的需求持續增長。”崇明區駐村工作組組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黨政辦公室副主任陳慕群表示,“小村班列搭建起城鄉資源高效對接的橋梁,不僅讓中心城區市民能沉浸式感受崇明鄉村的新面貌,體驗田園生活的魅力,還能通過精準‘引流’,激發鄉村農文旅消費新活力,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推動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靜·崇連線小村班列是常態化公益班列。接下來,該班列將依托靜安社區商業平臺,在崇明區駐村工作組駐村第一書記的共同參與下,不斷拓展線路覆蓋范圍,開進崇明更多的鄉村。通過設計多種體驗式線路,全方位展示鄉村魅力,向市民推介更多鄉村的美景好物,書寫城鄉融合發展新篇章。
記者:范立;部分攝影:施建峰
編輯:焦倩倩
責編:李琳、焦倩倩
給我點贊和推薦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