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皇城書坊“微課堂” 皇城書坊供圖
“這借書太方便了,手機掃碼就能帶走,還不收一分錢!”“以前接孩子放學只能在路邊等,現在有了移動圖書館,利用這段時間看看書,感覺很充實。”……今年年初,西安皇城書坊推出的“移動圖書館”公益項目,將圖書館搬到學校門口,讓更多讀者享受到閱讀的便捷,受到市民讀者的歡迎。
作為陜西省公共文化建設的創新嘗試,皇城書坊由政府與企業攜手共建,開創了省內政企合作打造公共文化服務平臺的先河。目前11家門店已在西安市新城區、雁塔區、碑林區等多個轄區落地生根,形成了一張便于市民隨時踏訪的“閱讀地圖”。
家門口的最美閱讀空間
一位讀者在皇城書坊讀書 張惠妹 攝
被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評定為“三秦最美公共閱讀空間”的皇城書坊,緊鄰西安明城墻,青灰色的4層小樓隱匿于皇城坊歷史文化街區之中。門口幾棵老槐樹,枝葉掃過二樓窗戶,給書坊添了幾分古樸和寧靜。走進書坊,1500 平方米的空間里,1萬多冊書籍整齊擺放,空氣中飄著淡淡的墨香,營造出寧靜而溫馨的閱讀氛圍。
每個周末的清晨,家住朝陽門外的郝女士,總是會陪著五年級兒子樂樂(化名),在皇城書坊里享受難得的親子閱讀時光。“這里就像我們的第二個家。”郝女士告訴記者,兩年前偶然得知這處隱于市井的閱讀空間后,便開啟了與書店的雙向奔赴。
“這里離我家很近,走過來也就十分鐘,環境也好,閱讀氛圍濃厚,所有書籍可以免費借閱。“郝女士表示,兒子通常會抱著幾本科普或繪本找個角落坐下,而她主要負責在旁邊陪著,翻翻自己感興趣的書。母子倆保持著各自的閱讀節奏,偶爾看到有趣的內容,就湊在一起討論兩句。樂樂最近剛迷上了科普漫畫《如果歷史是一群喵》和《米吳科學漫畫》,現在每到周末,他都要在書店看完一冊,再纏著媽媽登記借一冊帶回家。
書坊不定期開展的親子閱讀活動,是郝女士與兒子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活動中,母子依偎在一起,聽老師講解一本本充滿奇思妙想的繪本,從童話里的魔法世界到現實中的溫情故事,他們共同探討、相互啟發。“以前孩子在家總愛看電視、玩手機,自從常來書坊看書后,他慢慢養成了閱讀的習慣,在讀書的這幾個小時里,他心也靜下來了,知識儲備量也提高了,作文明顯寫得越來越好。”郝女士滿臉欣慰。
“我們朝陽門店目前一二層是閱讀區、有聲圖書館區、民建專區、非遺展示區等,三四層是人才孵化基地。”皇城書坊負責人師良介紹,自運營至今,皇城書坊開展線下活動累計400余場,參與總人次有6萬余人,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與認可。
校門外的“移動圖書館”
“移動圖書館”受到學生歡迎 劉青 攝
今年2月13日,新學期伊始,西安市蓮湖區郝家巷小學的孩子們在校門口驚喜地發現了一輛特別的“書車”。紅藍配色的車身,明亮的玻璃窗,里面整齊擺放著一排排書籍——這是皇城書坊和北關街道自強社區共同推出的首個“移動圖書館”。接下來的半個月里,這個新穎的閱讀空間成了校門口的焦點:放學的孩子們拉著家長來挑選繪本,等待接孩子的家長們翻閱著小說,路過的老人也會駐足瀏覽報紙雜志。原本低頭刷手機的人群,現在三三兩兩聚在這里安靜閱讀,大家都覺得這個創意很新穎。
看到首站取得的良好反響,4月10日,第二站“移動圖書館”出現在新城區長樂中路街道西光社區。這一站的服務范圍更廣,覆蓋了西光實驗小學、西安市黃河中學等5所學校周邊區域,惠及附近數十個小區的居民。“這一站計劃服務半個月,每天開放時間為上午10點到下午6點,后續我們會根據居民和學生的反饋,考慮是否延長服務時間。”皇城書坊業務部負責人趙亞波介紹道。
為了方便學生借閱,“移動圖書館”貼心地為不同人群設計了兩種借閱方式:掃碼借閱和手寫登記。每本書的借閱期限是7天,還書時既可以選擇在移動圖書館歸還,也可以就近還到任何一家皇城書坊門店。
“移動圖書館”的書籍都來自皇城書坊的精心挑選。考慮到主要服務對象是學生和社區居民,工作人員準備了800—1000冊圖書,涵蓋文史、科普、兒童繪本等多個類別。這里平均每天會迎來二三十位讀者,借閱量在10本左右。
現場,不少家長正帶著孩子挑選圖書。陳女士帶著一年級女兒借了一本《綠野仙蹤》,她說:“孩子從小就愛看書,現在校門口就能借到書,不用特意跑圖書館,實在太方便了。”陳女士一邊填寫借閱單一邊說。
西光中學初二學生魏怡婕正在翻閱《古羅馬神話故事》,這個熱愛寫作的女孩已經完成了三四部小說,最近正打算創作一部玄幻題材的作品。“平時我就喜歡看各種類型的書,今天正好在這找到這本書可以借鑒一下。”
經過這段時間的運營觀察,趙亞波發現來借書的學生們有兩個很好的習慣:一是都會按時還書,二是真的認真閱讀——很多還回來的書上都有鉛筆做的標記。“我常跟孩子們說,可以用鉛筆做記號,但別用鋼筆,因為書還要傳給其他小朋友看。”他感慨道:“看到他們在書上留下閱讀的痕跡,覺得很欣慰,這說明孩子們是真正沉浸在書中的世界。”
望著三三兩兩圍在圖書車前閱讀的身影,趙亞波眼中充滿期待:“希望這個小小的移動書車能讓更多居民愛上閱讀,特別是幫助孩子們從小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指尖上的“有聲圖書館”
今年1月,在西安火車站熙熙攘攘的候車大廳里,一塊紅色展板吸引著往來旅客的目光。展板上“西安市新城區總工會有聲圖書館 火車站管委會旅客服務中心職工書屋”兩行大字赫然在目,旅客只需駐足片刻,拿出手機掃描二維碼,就能即刻進入有聲書的世界,體驗“指尖閱讀”的便捷。
“這是我們數字化閱讀服務的全新嘗試。”師良介紹道。目前,皇城書坊已在西安市的政府、機關、學校、社區等地建設并投入使用超50 座有聲圖書館,線上服務人群達十萬余人。這些有聲圖書館內容豐富多元,涵蓋兒童文學、歷史經典、健康養生等八大板塊,并且后臺定期更新內容,廣大市民群眾可以隨時隨地暢聽、暢讀。“我們希望通過這種便捷的方式,讓閱讀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師良說。
“我們計劃在門店增設青少年心理咨詢室。”師良向記者透露書坊即將推出的新服務,“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將通過心理測評、心理健康教育等形式,為孩子們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現在的孩子面臨的壓力不小,”師良解釋道,“我們希望能為他們打造一個安全、溫暖的傾訴空間,通過早期干預和心理疏導,幫助孩子們更好地應對成長中的困擾。我們期待通過專業的心理服務,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讓每個孩子都能陽光自信地成長。”
“皇城書坊不僅僅是一個書店,我們希望把它打造成這座城市的文化符號。”師良表示。未來,書坊將在現有11家門店的基礎上繼續拓展,目前正在醞釀“書店+文旅”的創新模式,讓閱讀與生活緊密相連。
文化藝術報全媒體記者 劉青 張惠妹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
責 編 | 高思佳
審 核 | 張建全
終 審 | 張嘉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