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故事根據資料改編,人物、時間、地點、情節、配圖均為虛構,與現實無關,本文旨在宣揚正義,杜絕犯罪發生,并無不良導向,請理性閱讀!
“在這個村里,我就是規矩!”
周小梅聽見村長這話她差點氣暈。
村長的兒子沒有經過她的請求直接霸占了她家,還美其名曰為集體著想?
她四處討公道都沒有成功。
看來,她只能打給那個電話號碼了……
01
周小梅拖著行李箱站在老家村口。
"小梅回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后傳來。
周小梅轉身,是村里的李大嬸,手里還拿著剛從地里挖的紅薯。
她微笑著點點頭:"大嬸,好久不見了。"
"你這一走就是八年啊!聽說你在城里給大戶人家當保姆?賺了不少錢吧?"李大嬸熱情地拉著她的手,上下打量著。
周小梅笑了笑:"也就夠養活自己。大嬸,我先回家看看。"
"你那房子啊..."李大嬸欲言又止,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我的房子怎么了?"周小梅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李大嬸嘆了口氣:"你回去看看就知道了。"
懷著不安的心情,周小梅加快腳步朝村東頭走去。
八年前臨走時她把鑰匙交給了鄰居照看,每年都按時匯錢請人打掃。
走進自己的小院,周小梅愣住了。
原本簡樸的土墻小院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棟嶄新的二層小樓。
院子門口還停著一輛面包車,墻上掛著"農家樂"的招牌。
"這是...我的房子?"周小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正當她發愣之際,院門打開,走出一個三十出頭的男子,身材壯實,臉上帶著一絲倨傲。周小梅認出來,這是村長老王的兒子王剛。
"王剛,這是我的房子,怎么變成這樣了?"周小梅直接質問道。
王剛不以為然地笑了笑:"村里兩年前就通過了決議,征用這塊地發展鄉村旅游。你常年不在村里,通知也送不到。再說了,這是為了集體利益,你一個人能算什么?"
周小梅氣得渾身發抖:"我沒有收到任何通知,也沒有同意征用!這房子是我花錢買的,你們憑什么說拿就拿?"
"有什么問題,你去村委會找我爸談。反正這房子現在是農家樂了,你要回來住,沒門。"王剛橫著胳膊,一副吃定她的樣子。
周小梅強忍著眼淚,她知道在村里講不通道理,只好憤然離開。
她拖著行李,回到了父母居住的老宅。
路上,她回想起八年前的情景。
那時她才二十出頭,父親突發腦溢血,家里為了治病欠下外債。無奈之下,她只能輟學外出打工。
經人介紹,她去了縣城張家當保姆,照顧張家的老人和孩子。
張家主人張老板對她不錯,工錢按時發放,逢年過節還有額外獎勵。
她省吃儉用,不僅還清了家里的債務,還攢下一筆錢,買了這處小院。
父母年紀大了,她本想接他們過來同住,可惜兩位老人舍不得離開世代居住的老宅。
轉眼八年過去,張家的老人去世,孩子也都長大上大學了,家里不再需要全職保姆。
臨走時,張老板給了她一筆豐厚的遣散費,還留了一個電話號碼,說有困難可以找這個人幫忙。
當時她雖然記下了號碼,卻沒太當回事。
看到女兒回來,兩位老人喜出望外,但聽說房子的事,也是愁眉不展。
"爸,媽,我不會就這么算了的。"周小梅安慰著父母,"我會想辦法把房子要回來。"
當晚,躺在老宅狹小的床上,周小梅輾轉難眠。
八年了,她在外辛苦打工,省吃儉用買了房子,卻被村長一家輕易霸占。這種無力感讓她幾乎窒息。
突然,她想起了臨走時張老板給她的那個電話號碼。張老板曾說,有困難可以找這個人幫忙。當時她沒當回事,現在想來,也許可以一試。
02
第二天早上,周小梅坐在院子里發呆。
院門外,鄰居李大嬸探頭探腦地走了進來。
"小梅,聽說你和老王家鬧起來了?"李大嬸關切地問。
周小梅苦笑了一下:"大嬸,他們霸占了我的房子,我能不鬧嗎?"
李大嬸嘆了口氣,坐到她身邊:"閨女,這事你別太較真。老王在村里當了十幾年村長,根深蒂固,誰都惹不起。他兒子更是橫行霸道,去年打傷了張老三,人家告都不敢告。"
"那難道就由著他們欺負人嗎?"周小梅氣憤地說。
"哎,誰說不是呢。"李大嬸壓低聲音,"你是不知道,這兩年老王家仗著手中權力,占了不少便宜。村西頭那塊地,本該是集體分紅的,硬是被他以'發展項目'的名義低價轉給了他妹夫。村里人有怨言,但都不敢公開說。"
聽著這些內幕,周小梅越發堅定了要討回公道的決心。
夜深人靜,周小梅從行李箱底層找出了那張寫有電話號碼的紙條。
張老板臨走時的話又回響在耳邊:"小梅,這些年你照顧我一家老小,盡心盡力,我很感激。這個號碼你收好,有什么解決不了的困難,可以打這個電話求助。"
周小梅盯著那串數字,猶豫了許久。她不想麻煩別人,但眼下的情況,她確實需要幫助。深吸一口氣,她撥通了那個號碼。
"喂,請問是哪位?"電話那頭傳來一個沉穩的男聲。
"您好,我是周小梅,張老板讓我有困難時聯系您......"周小梅簡單地說明了自己的處境。
"周小梅?"男聲似乎在回憶,然后恍然大悟,"哦,是小張家的保姆。小張提過你,說你很勤勞可靠。你的事我知道了,明天我派人去處理。"
電話掛斷后,周小梅既忐忑又期待。
她不知道對方是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但此刻,這是她唯一的希望。
第三天一早,周小梅剛走出家門,就遇到了村里的張大爺。
"小梅啊,聽說你回來了,房子卻被老王家占了?"張大爺關切地問道。
周小梅點點頭:"是啊,張大爺。他們說是什么村集體項目,可我什么都不知情。"
張大爺臉色一沉:"什么村集體項目,分明是老王家中飽私囊!那塊地本來就是你的,村里人都清楚。老王這些年借著村長的權力,沒少搞這種事。"
"那為什么沒人站出來說話呢?"周小梅不解地問。
"誰敢啊?"張大爺嘆氣道,"老王的親戚都是村里的骨干,他弟弟在鎮上工作,妹夫在縣里做生意。誰敢得罪他?再說了,村民都有求于村委會,誰會為了一個常年不在村里的人得罪村長?"
周小梅明白了,在這種小村莊里,村長就是土皇帝,沒人敢輕易冒犯。但她并不打算就此罷休。
"張大爺,您知道兩年前村里有沒有開過什么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過征用我那塊地的事?"周小梅問道。
張大爺思索了一下:"沒有公開的會議,倒是聽說老王召集了幾個親信在他家喝酒,說是討論村里發展。后來就聽說你那塊地要改成農家樂了。"
這個消息印證了周小梅的猜測——所謂的"村集體決定"不過是老王一家的私下決策。
她感謝了張大爺,決定繼續調查。
03
要證明這一點,她需要更多證據。
返回家中,周小梅翻出了自己保存的房產證、交稅記錄和購房合同。
這些文件清楚地證明了房屋的所有權屬于她。但僅有這些還不夠,她需要揭露老王所謂"村集體決定"的真相。
中午時分,一輛陌生的小轎車停在了周小梅家門口。
從車上下來一位西裝革履的年輕人,自稱是律師事務所的李律師。
"周小梅女士?"李律師禮貌地問道,"我是受人委托來協助您處理房產糾紛的。"
周小梅一愣,隨即明白了這應該是她昨晚打電話求助的結果。
李律師詳細詢問了事情的經過,仔細查看了她的房產證和其他文件,不時記錄著要點。
"根據您提供的材料,房屋的所有權明確屬于您。"李律師肯定地說,"如果村委會確實有征用計劃,也應當履行正當程序,征得您的同意,并給予合理補償。未經程序強行占用,是明顯違法的。"
"那我該怎么辦?"周小梅期待地問。
李律師思索片刻:"首先,我們需要核實所謂的'村集體決定'是否真實存在,以及程序是否合法。其次,我會幫您起草一份正式的律師函,要求歸還房屋并賠償損失。如果對方拒不配合,我們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聽到有專業律師支持,周小梅心里踏實了不少。
當天下午,李律師就幫她準備好了一份正式的律師函,措辭嚴謹,列明了老王家的違法行為和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
"明天我陪您一起去村委會送達這封律師函。"李律師說道,"另外,我建議您向村民們了解更多關于那次所謂'村民代表大會'的情況,收集證據證明那是一個虛假的決策過程。"
接下來的一天,周小梅走訪了多位村民,收集關于"村集體決定"的信息。
幾乎所有人都證實,從未有過公開的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征用她那塊地的事情。有人甚至透露,老王曾私下分發了一些好處,讓親信們在需要時作證說參加過會議。
這些證詞雖然零散,但拼湊起來,足以證明老王的行為是赤裸裸的欺詐和侵占。
第二天早上,周小梅和李律師一起來到村委會。
老王正和幾個村干部商量事情,看到他們進來,臉色立刻沉了下來。
"老王叔,這位是李律師,專程來處理我房子的事。"周小梅介紹道。
老王上下打量了李律師一眼,不屑地說:"什么律師不律師的,我們村里的事不用外人插手!"
李律師不卑不亢地說:"王村長您好,我代表周小梅女士,就其房屋被占用一事前來交涉。這是正式的律師函,請您過目。"
老王接過律師函,粗略地掃了一眼,臉色陰晴不定。他把文件扔在桌上,冷笑道:"什么律師函?嚇唬誰呢?我告訴你,在這個村里,我說了算!"
"王村長,您這是知法犯法。"李律師嚴肅地說,"根據我們了解,所謂的'村集體決定'根本不存在,您是借村集體的名義侵占私人財產。這已經涉嫌違法,甚至可能構成犯罪。"
老王被這番話激怒了,站起身指著門外:"滾出去!我們村里的事,輪不到你們外人插手!"
"老王,你別太過分了!"周小梅忍無可忍,"我的房子是我的私產,你憑什么占用?就憑你是村長嗎?"
老王冷笑一聲:"就是憑我是村長!在這個村里,我的話就是規矩!你們要告就去告,看看誰能管!"
這種蠻橫的態度讓周小梅和李律師都感到震驚。
離開村委會后,李律師安慰她:"別擔心,他這種行為已經構成了明顯的違法,我們有充分的證據。接下來,我會幫您向有關部門反映,同時準備法律訴訟。"
周小梅感激地點點頭,但心里卻清楚,這是一場很艱難的仗。
04
接下來的幾天,周小梅在李律師的協助下,向鎮政府和縣信訪辦遞交了投訴材料。同時,律師也開始準備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文件。
但法律需要走程序,一時半會很難有很大的結果。
這天中午,周小梅在村口小賣部買東西,聽到幾個村民都在贊賞她的做法。
周小梅聽到這話,心中一動。
原來村里人對老王家的不滿由來已久,只是礙于他的權勢不敢公開反對。如果她能團結這些村民,或許能形成一股力量,共同對抗老王的霸道。
第二天,周小梅開始走訪村里的老人和有威望的村民,向他們說明自己的遭遇,并邀請他們參加一個非正式的村民會議,討論如何保護村民的合法權益。
出乎她的意料,很多人都表示愿意支持她。大家積怨已久,只是缺少一個帶頭人。
三天后,在村口的老槐樹下,近三十名村民自發聚集,討論村里的公共事務。周小梅簡要陳述了自己的遭遇,然后邀請其他村民分享他們的經歷。
"我家那塊地,說是要建公共廁所,結果變成了老王家的菜園!"一位老人憤憤不平地說。
"我們組的集體分紅,每年都比其他組少,問就說是投資項目了,可哪見過項目的影子?"另一位大叔補充道。
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訴說自己的冤屈,氣氛逐漸熱烈起來。
周小梅提議大家聯名向上級反映老王濫用職權的問題,同時要求公開村集體的財務狀況和決策過程。
正當大家討論得熱火朝天時,老王帶著幾個村干部氣勢洶洶地趕來了。
"你們在這里搞什么鬼?誰允許你們開會的?"老王怒氣沖沖地問道。
"這是村民自發的交流,不需要誰的允許。"周小梅直視著老王,毫不退縮。
老王冷笑一聲:"周小梅,你別以為找了個律師就了不起!在這個村里,我說了算!你們這是非法集會,破壞村里的穩定!"
"什么非法集會?我們村民有權利討論自己的事情!"一位老人站出來反駁。
"就是,老王,你這些年仗著是村長,沒少中飽私囊!"另一位村民也喊道。
看到村民們的反應,老王臉色陰沉:"你們別被周小梅煽動!她一個外出打工的,回來幾天就想攪亂村里的秩序?"
周小梅鎮定地說:"老王叔,我只是想要回我的房子。那是我辛辛苦苦打工買的,你憑什么占用?"
"那是村集體項目!"老王強詞奪理。
"什么村集體項目?明明就是你兒子的私人生意!收入都進了你們家的腰包,村民一分錢都沒見到!"一位大嬸揭穿道。
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指責老王家的不當行為,氣氛一時劍拔弩張。老王見狀,惱羞成怒地大喊:"都給我閉嘴!我是村長,我說了算!誰敢再鬧,別怪我不客氣!"
"你不客氣能怎樣?打人啊?"周小梅毫不畏懼地反問,"這么多年,大家忍氣吞聲,任你胡作非為。今天我們要討個公道!"
"就是,憑什么你說了算?"村民們紛紛附和。
老王見情勢對自己不利,突然變了策略:"大家別聽她瞎說!我老王一輩子為村里操勞,什么時候謀過私利?那農家樂確實是村集體項目,收益都用于村里的公共建設了!"
"那你拿出賬目來給大家看看啊!"周小梅立刻抓住他話中的破綻。
老王一時語塞,隨即惱羞成怒:"你算什么東西?有什么資格質問我?我告訴你們,在這個村里,我說的話就是規矩!誰不服,就滾出這個村!"
就在氣氛最緊張的時候,村口突然傳來一陣汽車引擎的轟鳴聲。
大家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轉向村口方向,只見一輛黑色豪車緩緩駛來,車身閃亮,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的座駕。
老王本還在怒氣沖沖地訓斥村民,看到這輛車,卻突然愣住了。
他瞇起眼睛,仔細辨認著車牌,臉色由紅轉白,再由白轉青......
當車門打開,走出來一個熟悉的身影時,老王的表情徹底凝固了,雙腿一軟,竟然直接跪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