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飛回上海接待了兩位重要的客人——臺灣女作家三毛的丈夫荷西的姐姐卡門與妹妹伊斯帖,她們是第一次訪問中國 ,看看弟媳婦的家鄉(xiāng)。
我在1988年,受三毛委托,成為她的大陸著作代理人,代理她的著作在中國大陸的出版事宜。并在次年,策劃了三毛第一次回大陸探親。那時,我還是剛走出大學校園的文藝青年。
1989年時的三毛和我
陪伴三毛的日子里,聽她講述自己與荷西的愛情故事,講述在撒哈拉大沙漠貧瘠卻浪漫的生活。最感動的一次,是從舟山回杭州的車上,三毛放著歌曲,給我講《七點鐘》背后的初戀故事,還給我唱《橄欖樹》。
一晃過去30余年,荷西因為潛水事故,在1979年就早早離去,三毛也在1991年元旦后告別了這個世界。這一次見到荷西的家人,有一種如見親人的感覺。當三毛讀書會告訴我邀請荷西家人訪問中國的時候,我說我一定趕回來當一回主人。
中為姐姐卡門,右為妹妹伊斯帖
荷西的姐妹千里迢迢給我?guī)砹艘黄课靼嘌赖拈蠙煊停嬖V我,這是荷西家鄉(xiāng)產(chǎn)的。這一瓶橄欖油,冥冥之中,讓我與荷西有了一種聯(lián)系。
卡門是三毛與荷西愛情的見證者。三毛在西班牙留學時,最初認識的是荷西的哥哥。但是,當三毛第一次來到荷西家做客,還是高中生的荷西見到這位東方美女,一下子就愛上了。6年后,當荷西服完兵役再見三毛時,荷西已經(jīng)是一位英俊的男子漢。一場姐弟戀修成正果。
卡門回憶說,荷西想結(jié)婚,找她商量,說三毛很擔心荷西家不會接受一名中國女孩??ㄩT于是告訴三毛,荷西的父親是一位非常開明的人,我們家非常歡迎三毛成為家族成員。
在荷西的妹妹伊斯帖眼里,三毛是一位非?;顫娍蓯鄣臇|方女孩,漂亮的臉蛋,大大的眼睛,西班牙語也講得非常棒,因為我們有8個兄弟姐妹,所以,很容易玩在一起,她就像其中的一位小妹妹。
這次,卡門帶來了三毛生前送給她的寶石戒指和玉墜,還有三毛寫給她的信。她說那個玉墜竟然是一尊小菩薩,非常可愛,有著一種東方的神秘力量,她常帶在身邊。
三毛決定去撒哈拉的時候,荷西毫不猶豫地從西班牙飛到大沙漠,與三毛舉行了簡樸的婚禮,并在沙漠里找到一只駱駝的頭骨,作為送給三毛的結(jié)婚禮物。荷西去世后,三毛把頭骨帶回臺灣,一直放在家里,就如荷西陪伴自己。
這幾天,杭州的浙江文學館正在舉辦“心海之歌——三毛文學手稿特展”,那一只駱駝頭骨也在會場展示。展覽將延續(xù)到6月1日,大家抽空可以去看看。
數(shù)年前,三毛讀書會的發(fā)起人王浩先生去過撒哈拉的加納利群島,他尋訪到荷西的墓,并掏錢修繕,還為他立了一塊碑。
如今,西班牙政府觀光局和加納利群島政府紛紛打造三毛與荷西愛情故事的主題設(shè)施、設(shè)計了愛的旅游線,西班牙所屬的加納利群島已經(jīng)變成了愛情的圣地,每年有許多中國人來到非洲這一小島參觀三毛與荷西當年住過的房子,祭拜荷西之墓。
為了迎接荷西姐妹訪問中國,西班牙駐上海總領(lǐng)事館文化中心(塞萬提斯學院)在4月23日下午舉行了一次活動(上圖),邀請三毛粉絲們與卡門和伊斯帖見面,還特別邀請了漫畫大師張樂平先生的兒子張慰軍和我一起參加。張樂平先生筆下的“三毛”,成了文學女孩陳平的筆名,這一份情緣,一直延續(xù)到今天,當年就是張慰軍先生(下圖)陪伴三毛從香港飛抵上海,并住在了張家,與爸爸張樂平相伴數(shù)日。
非常感動的是,上海西班牙文化中心不大的活動室里擠進了70多人,一大半都是年輕人,還有逃課而來的大學一年級生。三毛的愛情故事影響了他們父母的青春浪漫,如今,依然受到他們孩子的追捧,陪伴著他們的成長。這就是三毛文學的力量!
想起三毛的一句話:“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
三毛粉絲找我簽名,我寫了這么一句:“天上飄落的每一粒沙,都是對三毛的思念?!?/p>
“靜說日本”視頻:荷西姐妹談三毛與荷西的愛情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